英孚国际夏令营游学日记——美国体验
michelle看美国
田心然 14岁
七月十四号,飞机从浦东机场起飞,我正式开始了盼望已久的美国游学之旅。在这三周的时间里,每天都被丰富和快乐充满着。我了解、体验到了许多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和文化。
生活
这三周里我都是住在美国寄宿家庭里,除了上课和参观以外的时间,我都和寄宿家庭呆在一起,每天生活在完全美国的环境中。
美国人的生活虽然每家习惯有所不同,但他们所有美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
在美国,任何事都会被无限的简单化,直到不能再简单为止。
就说吃,美国人为什么普遍都那么胖?很简单,因为他们总是吃junk food(垃圾食品)。而在美国人眼里,junk food虽然是垃圾食品,但更是fast food,简单、迅速的食物,做的快,吃的也快。
当你走进hannaford—美国最多最大的连锁超市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什么都有速食,只要你能想到的都有。素菜用锡纸盒装着,全都是摘好洗好的,水果也都是洗好了放在一个个塑料盒子里,全都是打开就能吃的。就连那些主菜,什么意大利通心粉呀,炸鸡、寿司之类的都是一个盒子,里面什么料都配好,回家全放进去烧一下就好了。
家务上也是能省时就省,只要简单方便就好。就说洗衣服吧,基本上只需要三个动作--通过一个管道把衣服从二楼扔到一楼,集中再放到洗衣机,然后放到烘干机里。从不晒衣服,一切从简。
美国人回到家里从不穿鞋子,都光者脚,包括去院子里也常常不穿鞋子。日用品也不追求存放整齐,总是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衣服也不喜欢叠,都是挂着,一些都是越简单越好。
环境
美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工业大国,可是美国并不像中国一样到处是工厂,江河湖泊中流淌着污水。虽然在像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里也有喧嚣的人群和布满在空气中的灰尘和尾气。但在美国的大多数地区都是绿树环绕,幽香宁静,新鲜的空气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就说我们住的地方portland,这里是一个不算很大的临海的小county。清晨,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混着海风和花草、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总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舒畅感。
我的host family的房子是被大树环绕的,就好象住在森林里一般,周围看不见其他的房子,野生动物也是随处可见。有一天回家,在家门口的小路上看见一公一母两只野火鸡带着十几只小火鸡在觅实,这种场景在中国是绝对见不到的。
美国的小镇总是十分寂静,清晨,我的host mother送我去smcc上课的路上,总是看不见什么车,偶尔看见几个骑车的人,却常常碰见晨跑、晨练的人们,看上去总是十分惬意。
我觉得缔造美国环境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垃圾分类回收。你仔细去观察美国食品和水的包装,你总能发现“relex”的字样。这些垃圾在公共场所会被扔到专门的回收垃圾箱中。而在家里,它们也是被放在单独的垃圾桶里,定期送到回收站去。
人们都遵循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是美国保护好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不仅生活环境好,学校里的环境也是一流的。这次去美国我们参观了很多college和univercity,我印象最深的是新罕布什尔大学。
这所大学虽然不是美国一流的大学,却是我们参观所有的大学中为我们介绍的最详细的大学。这所大学和美国大多数大学一样,绿树环绕,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杂,宛如一个幽静的小镇。
大学里的设施都很齐全,学生中心是每所大学必有的,里面包括超市、书店、咖啡厅等等。学生中心常常也是最漂亮的建筑。
在这所大学里我最欣赏三点:
第一点是它的体育设施,这所大学有一个漂亮的体育馆。它虽然不高,但却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地下一层是冰球和曲棍球场,半层处,围绕着曲棍球场还有一个四百米跑道。
我们还看到了室外游泳池、网球场、足球场。听说还有室内游泳池、跳水池等。
第二是他们的教室,教室都是半弧型的阶梯教室,椅子也非常人性化,舒服至级,令我们新奇不已。
第三是他们学校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教堂,还常常有人去那里结婚呢。
听老师说美国的大学都有这么好的环境,令我们羡慕不已啊!
教育
整个行程中,总是听老师说,美国人是很open的,不仅在文化中体现出来,在美国的教育、教学方式中也能很好地体现。
我的host mother带我和她的两个孩子一起去购物,我的host family并不是很
富有,所以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我的host sister emily 想买一件带帽衫,因为她已经有很多,所以我的host mother并不赞成她买。但是她并没有说一些很强硬的话,而是带着商量的口气说,孩子很快就同意了妈妈的意见。
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更尊重、更注重孩子的感受和个性。教的多,育的少。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美国人非常注重赞赏教育,记得在我第一天到达我的host family家的时候,我的host mother领我参观他们的家,在两个客厅里都有很多稚气未脱的作品,不管是陶艺还是绘画总是一一向我介绍,这些都是reid和emily小时候的作品。她总能清晰地记得这些作品创作的时间,介绍的时候她总是在赞扬她的孩子们。她还和我说只要是他们完成的作品总是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我能感受到两个孩子在被母亲赞扬时的自信和成就感。
在教学方面就更和我们不同了。我们ef课程都是由外教上的课,他们不会死板得教你死的东西,而是以书、课本内容为中心拓展延伸。上课的方式也不是单纯的她说我们听,而是进行许多互动、游戏和讨论,十分吸引人,就连我们所上的课程也是我们在书本所有的课程中投票选的呢!
不仅是我们的课程,许多大学的课程也是很自主却又不偏科的。就拿哈佛来讲吧,在回来之前的最后一天我们去参观了哈佛大学。为我们介绍学校的导游也是哈佛大一的学生。在学校的介绍途中,我们就忙着问她哈佛的课程是怎样安排的。
她向我们介绍说,哈佛是在大二才选专业的,在大一所有的学生必须修满第一学科,也相当于必修课的学分,才能升上大二。除此之外还有四十多门选修课,你可以自行选择为大二打基础。到大二你就可以选择自己想学的或者大一一年中有优势的专业。
不仅是学科课程安排体现出自主性,在学习环境上也很自主。
在哈佛等美国许多大学里,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你可以选择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学习,不管是操场、草地甚至是咖啡厅。
在哈佛里还有四十多个图书馆,其中还有全美国第三大图书馆。你可以在这里的任何一座图书观学习。这些图书馆是全天侯开放的,你可以想呆多久就呆多久。
文化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更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我对美国文化最大的感受就是open,美国人在心中可以包容各个种族的文化和习俗,并接受、认可甚至欣赏它们。
就说中国文化,我们在美国和任何一个美国人谈起中国,他们总能生涩地冒出几句“你好”“谢谢”之类的简单词语。同时也总能联想到chinese food,chinese gongfu和spring festival之类的中国传统文化并表现出兴奋和喜欢。我的host brother reid常常吵着要吃chinese food,总是向我讨教中国人的各种生活习惯,还非常认真地让我教他用筷子。
当我到达寄宿家庭拿出我来去的中国茶叶、中国娃娃、中国熊猫玩具、中国结等很有中国特色的礼物时,他们都兴奋地连连给我拥抱。
美国人的素养是很高的,举例来说过马路,在美国你总能看见行人闯红灯。你可能很不理解,那怎么还说素质高呀?其实不然,你呆在美国就会发现,你是不得不过。因为当你站在马路边准备过马路时,正在行驶的车总是会停下来,并示意你先走。你不想闯红灯也得过不是吗?
另外,我们在纽约和波士顿发现在美国的大城市和中国一样也会堵车,但在美国从来不会听见鸣喇叭声和叫骂声,大家都会有序的耐性等候。
在学校里,特别是在图书馆里更是能体现美国人的素质。记得在参观贝茨学院的图书馆时,我们仿佛走进了无人的世界,除了键盘的敲击声和翻书写字的声音外,听不见任何其它的声音。这难道不是素养的体现吗?
这次美国之行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不仅让我更加了解美国,也更加向往未来能去美国深造。
除了长见识,更大的收获是友谊,上海团和广州团的伙伴们,领队老师们将成为我生命旅途中的一部分。
期待着有机会再参加ef组织的游学。。。。。。
![]() 美国游学应避免的几个常见错误 |
![]() 美国游学安全问题 |
![]() 英孚美国夏令营:最具潜力的几大 |
![]() 美国大学最全购物中心推荐 |
![]() 英孚夏令营解析中美医疗制度 |
![]() 美国世界影都好莱坞 |
![]() 美国游学生活常识概述 |
![]() 美国人的交际原则 |
上一篇:英孚夏令营旧金山游学日记
下一篇:英孚美国游学营来自洛杉矶的问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