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朝日新闻》16日报道,日本青森大学校长末永洋一14日举行记者会,宣布该校从2008年至2010年以来,已连续开除140名中国留学生。原因是这些中国学生根本不来上课,而是专门打工。该校校长公开承认,为扩大招生,不慎招收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的“假留学生”,该校调查委员会表示将对这一现象专门制定相关措施,以预防类似情况发生。这一事件在日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日本留学政策都比较宽松。由于从1997年开始,日本正式进入“少子化社会”,日本社会出现了劳动力匮乏的现象,大学入学人数的减少让日本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08年提出“到2020年接收30万留学生计划”后,日本政府就增加了这方面的资金预算,扶植高等院校大量吸收海外留学生。随后签证政策也开始放松,“留学就学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使得更多的真正的留学生受益。另外,相比欧美的留学国家,留学日本的费用相对比较低廉,一年学费加生活费大约是12万元人民币,同时日本的动漫设计、it、机械制造等热门专业其教育水平世界领先,因此,近年来不少国内的学生选择到日本留学。
同时,日本不少大学出于经营上的考虑,也降低了对国际学生的审查门槛。然而,有小部分中国人借留学之名以假材料蒙混过关而到日本去打工,这些“假留学生”被校方开除,校方调查委员会表示将对这一现象专门制定相关措施以预防类似情况发生。
报道中被青森大学开除的留学生,是“假留学生”,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到日本去留学的,而是利用日本大学降低招生门槛、审查宽松的漏洞,凭借假材料蒙混过关,表面上申请到日本留学,实际上去到日本去打工。被大学开除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不是真正到日本求学的。而对于真正想到日本求学的学生,在课余打工要注意遵守当地的法规,应该以前途为重、以学业为重,因为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为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打工只能作为课余体验当地生活和分担部分生活费的一种方式,如果为了打工而放弃学业是得不偿失的。新通国际李蕙女士表示,这一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是日本的大学以及签证机构日后在审核国际学生所提交的材料上会更加严格。这就要求真正想要到日本求学的学生,在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务必提供真实材料,杜绝作假。另外,在出国前要打好日语的基础,到了日本之后就能更快的适应语言环境,顺利开展学习和生活。
最后,提醒有意前往日本的学生,按规定,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上课时一周工作不能超过28个小时,寒假暑假一周工作不能超过40小时。所以学生在课余打工要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而且一定要以学业为重,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为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如果为了打工而放弃学业其实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