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快乐的“掘金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3-3-27
清华大学夏令营介绍称:清华大学最为我国的最高学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做出的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2011年度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黄佳琦。
对大多数人来说“纳米”太过于遥远,而对于8年前刚刚踏入清华园的黄佳琦来说也是如此。从本科时初次接触这个神奇的领域,到博士期间围绕“碳纳米管”这种神奇的一维纳米材料展开课题研究,如今的黄佳琦已经在“纳米”这一领域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绩——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书稿1章,专利1项,国际国内会议十余篇;最令人赞叹的是,他参与的研究使每克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成本从上千美元降至不到一美元,直接推动着碳纳米管的应用从“梦想”走向“现实。”
还是在博士生阶段就在科研道路上攻城略池,黄佳琦将自己取得的初步成绩归功于导师魏飞教授和所在的实验室团队——化学工程系反应工程实验室的所有的师生们。
黄佳琦说:“我的导师魏飞教授是个非常勤奋的人,他对科研十分执着和热情。和魏老师科研方面的讨论经常会进行到深夜,有一次甚至凌晨两点老师还在实验室和我们一起进行一项工业试验,他在研究过程中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另外,我们的实验室整体的科研气氛很浓厚,大家平时都‘泡’在实验室,经常讨论和交流,这些让我受益很多,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给予了我许多帮助,让我从一个新手迅速地成长起来,对这些我一直心存感激。”
黄佳琦还提到实验室流传的一个贴切的比喻:科研的过程就像是掘金,导师像一个带路人,指一个大概的方向,告诉学生在哪一片土地里可能会有金子,而学生要有志向、耐心与专业精神,靠自己找到科研的宝藏。
对大多数人来说“纳米”太过于遥远,而对于8年前刚刚踏入清华园的黄佳琦来说也是如此。从本科时初次接触这个神奇的领域,到博士期间围绕“碳纳米管”这种神奇的一维纳米材料展开课题研究,如今的黄佳琦已经在“纳米”这一领域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绩——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书稿1章,专利1项,国际国内会议十余篇;最令人赞叹的是,他参与的研究使每克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成本从上千美元降至不到一美元,直接推动着碳纳米管的应用从“梦想”走向“现实。”
还是在博士生阶段就在科研道路上攻城略池,黄佳琦将自己取得的初步成绩归功于导师魏飞教授和所在的实验室团队——化学工程系反应工程实验室的所有的师生们。
黄佳琦说:“我的导师魏飞教授是个非常勤奋的人,他对科研十分执着和热情。和魏老师科研方面的讨论经常会进行到深夜,有一次甚至凌晨两点老师还在实验室和我们一起进行一项工业试验,他在研究过程中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另外,我们的实验室整体的科研气氛很浓厚,大家平时都‘泡’在实验室,经常讨论和交流,这些让我受益很多,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师兄师姐给予了我许多帮助,让我从一个新手迅速地成长起来,对这些我一直心存感激。”
黄佳琦还提到实验室流传的一个贴切的比喻:科研的过程就像是掘金,导师像一个带路人,指一个大概的方向,告诉学生在哪一片土地里可能会有金子,而学生要有志向、耐心与专业精神,靠自己找到科研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