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的重要性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3-21
清华大学夏令营发现,研究大脑,开发大脑,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和学者所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特别是20世纪末,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揭开了脑科学研究新时代的序幕。科学家预言,人类在2l世纪将取得脑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称:“20世纪是基因的世纪,21世纪是脑的世纪”。
1989年,美国第101届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 (1990一1999年)定为“脑的10年”,开创了在国会上通过对自然科学研究决议的先例。“脑的10年"反映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心愿,也是自然科学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从而吹响了攻克脑的奥秘的进军号。
美国国会的决议发布以后,国际脑研究组织首先响应,热烈欢迎这一创举,并且号召世界各国支持这一倡议。从那以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神经科学研究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如今已经遍及全球,神经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令人鼓舞的成果也不断涌现。目前,国际脑研究组织已经拥有40000多名成员,而且队伍还在不断扩大:有关神经科学的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多达100多次,刊载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也有数十种之多,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以万计。在科学界最权威的刊物《科学》和《自然》上几乎每期都可以看到相关最近的成果发表。
与国际发达国家脑科学蓬勃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我国的脑科学也有所发展。1992年,中国神经科学家经过几年的积极酝酿和协同工作,提出了“脑功能及其细胞的分子基础的研究项目,并列入了国家的“攀登计划”:1995年,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成立;1998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卫生部把脑科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脑科学之所以受到各国科学家的积极关注,重点研究,是因为脑科学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利用脑科学的成就,可以极大的开发和利用脑的巨大潜能。人类的大脑内部有千亿个神经细胞,这已是科学上不争的事实,然而,人脑的力量虽令人敬畏,却也难以捉摸,惟有先懂得如何去开发脑中的无限潜能,才能真正运用这份力量。
脑力开发不仅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实力,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在应试教育中,一般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而忽略智力的发展。其实早在三百多年前,英国哲学家洛克就曾指出: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是不可能全部都灌输给学生的,教师与其灌输知识,不如发展学生的智力。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智力的培养,结果造成我们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却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甚至由于偏重于死记硬背,而阻碍了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尤其是独创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对我们端正教育思想、改善教育环境、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脑力开发在国外开展得较早,成果比较突出。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1936年对其职工开设了“创造工程课"。日本从40年代开始便开展了对个体智力的开发工作,到60年代,政府也参与了开发国民智力的工作,提出发展国家经济的关键是培训人才。实际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本国国民尤其是青年的智力开发,因为一个国家国力的大小,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都取决于其民众智力水平的发展状况。人脑,这一结构极其复杂、功能高度完善的物质,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的科学工作者去探究它的奥秘。目前,人脑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中最复杂、最尖端的课题之一。经过近百年,特别是近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人类对自身大脑结构与机能的认识,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大量的科学事实表明,人脑分为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半球,其间由两亿条神经纤维组成的“束”——胼胝体以每秒四十亿个神经冲动的速度将信息传递于两半球之间,从而使得两半球息息相通,并保证了它们在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的高度专门化,主要表现为: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左脑擅长分析,右脑擅长综合,左脑思维属思想家型,右脑思维属艺术家型;左脑思维是显意识的,而右脑思维是潜意识的。更具体地说,左脑和右脑在信息加工方面有如下不同:
在开发左脑的智力时,着重开发大脑的思维能力。而我国目前的现行教育制度,老师只一味给学生满堂灌知识,学生则只顾死记硬背。结果教育出来的许多学生不会思维,更不用说创造性思维了。其实,培养学生的思维,就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
大脑记忆知识有不同的层次,最难记忆的是无逻辑数字,而记忆不动图是最容易的而且效果最好。根据大脑两个半球的分工协作的理论,可以看到右脑记忆知识更容易、更牢固,左脑记忆知识则困难较大。通过传统意义的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材,大多数是左脑人,这种左脑人所做的许多工作很快会被电脑所替代,而右脑具有创新和巨大的潜能,要超越自己和他人,就一定要在右脑上下功夫,活化与开发右脑, 进而成为具有观察力、综合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聪明智慧的全脑人。
当今左脑功能的大部分,例如计算、书写、绘图、设计等许多工作,正在被计算机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人若不能在那些计算机无能为力的领域,如产生新的设想,进行直观综合判断等方面使用右脑,那就会成为无用的人。然而,由于接受过统一的、规范的学校教育,所以有一种左脑使用过度,而创造力源泉的右脑使用不足的倾向。如果能够适当地减少左脑的兴奋程度,开发平时很少用的右脑,让左右脑协同均衡活动,全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将增大到原来那个较强的左脑的5—10倍甚至更多,于是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将有一个极大的提高,将变成一个更加聪明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大脑衰退的表现,其实那只是单纯的脑细胞数量的减少,而脑的机能特别是右脑机能并没有任何变化。年龄越大,就越要求具备能够驱动右脑的出色的“软件系统”,所以从现在开始着手开发右脑一点也不算晚。
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右脑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里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深入挖掘左右两半球的智能区非常重要,而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左脑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右脑则是人的“祖先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一接触就能熟练掌握就是这个道理。右脑是潜能激发区,右脑会突然在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展现出迹象;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右脑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又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右脑发达的人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一项创新、一项发明等等。右脑是低耗高效工作区,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计算复杂的数学题,高速记忆、高质量记忆,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人的大量情绪行为也被右脑所控制。
科学家发现人脑记忆的“新大陆”,是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人的平均脑量有1400克(重量约为3.5磅),由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部分,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运动、感觉的产生、肌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都是由大脑支配和指挥的。大脑的复杂性,还在于神经细胞在形状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及神经细胞结构和分子组成上的千差万别。关于大脑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最深奥的课题,欧美等国家纷纷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美国政府命名20世纪90年代为“脑的10年”,支持发展神经科学,促进脑的研究。日本继1986年制定并实施将脑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的《人类前沿科学计划》之后,又于1986年推出了“脑科学时代”的为期20年的脑科学计划纲要。在我国,脑功能研究列入了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攀登计划”。科学家们预言,脑科学将在21世纪自然科学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全是大脑的功劳。记忆活动使人不仅能够制定计划,而且能够把思想和观念整理得井井有条,进而进行逻辑思维,将感觉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综合,以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可以看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己,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右脑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右脑的优势,并不是以右脑思维代替左脑思维,而是更好地将左右脑结合起来,进行人类左右脑的第二次协同,充分调动起人脑的潜能。斯佩里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存在着机能上的分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右半球虽然是“非优势的”,但是它掌管空间知觉的能力,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有研究表明,音乐和艺术能力以及情绪反应等与右半球有更大的关系。对于正常人来说,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若没有左脑功能的开发,右脑功能也不可能完全开发,反之亦然,无论是左脑开发,还是右脑开发,最终目的是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和协调发展,从整体上开发大脑。
右脑的机能有四个特征:共振能力,想象能力,快速大量记忆信息的能力和快速自动操作信息的能力。右脑具有无比庞大的学习潜能,通过全脑学习训练,使右脑接受大量学习的刺激,不仅可以开发和保留相当一部分右脑潜能,更可以促使大脑神经的生长,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生长。开发全脑就是平时思考问题时要运用左右脑,用右脑图像式记忆信息。
我们的大脑是由12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构成的,容量是非常大,约是2.1*10的20倍比特,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量的2-3倍(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大脑当中这么多的神经细胞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俗称“想法”,它所产生的信息量非常大,莫斯科大学的帕特里。安诺克欣教授说:“它的数字如果按照正常的大小,其长度为1050万公里,绕地球262圈多。”大脑有这么大的潜力,而我们普通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2%,大家非常熟悉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大脑开发还不到10%。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大脑开发到2-3%就是精英人才,开发到6%就是天才,如果开发到10%,那会比爱因斯坦更有成就。所以说,我们每个人不是不聪明,也不是没有潜力,只是我们的大脑没有得到开发
1989年,美国第101届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 (1990一1999年)定为“脑的10年”,开创了在国会上通过对自然科学研究决议的先例。“脑的10年"反映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心愿,也是自然科学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从而吹响了攻克脑的奥秘的进军号。
美国国会的决议发布以后,国际脑研究组织首先响应,热烈欢迎这一创举,并且号召世界各国支持这一倡议。从那以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神经科学研究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如今已经遍及全球,神经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令人鼓舞的成果也不断涌现。目前,国际脑研究组织已经拥有40000多名成员,而且队伍还在不断扩大:有关神经科学的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多达100多次,刊载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也有数十种之多,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以万计。在科学界最权威的刊物《科学》和《自然》上几乎每期都可以看到相关最近的成果发表。
与国际发达国家脑科学蓬勃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我国的脑科学也有所发展。1992年,中国神经科学家经过几年的积极酝酿和协同工作,提出了“脑功能及其细胞的分子基础的研究项目,并列入了国家的“攀登计划”:1995年,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成立;1998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卫生部把脑科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脑科学之所以受到各国科学家的积极关注,重点研究,是因为脑科学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利用脑科学的成就,可以极大的开发和利用脑的巨大潜能。人类的大脑内部有千亿个神经细胞,这已是科学上不争的事实,然而,人脑的力量虽令人敬畏,却也难以捉摸,惟有先懂得如何去开发脑中的无限潜能,才能真正运用这份力量。
脑力开发不仅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实力,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在应试教育中,一般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而忽略智力的发展。其实早在三百多年前,英国哲学家洛克就曾指出: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是不可能全部都灌输给学生的,教师与其灌输知识,不如发展学生的智力。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智力的培养,结果造成我们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却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甚至由于偏重于死记硬背,而阻碍了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尤其是独创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对我们端正教育思想、改善教育环境、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脑力开发在国外开展得较早,成果比较突出。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1936年对其职工开设了“创造工程课"。日本从40年代开始便开展了对个体智力的开发工作,到60年代,政府也参与了开发国民智力的工作,提出发展国家经济的关键是培训人才。实际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本国国民尤其是青年的智力开发,因为一个国家国力的大小,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都取决于其民众智力水平的发展状况。人脑,这一结构极其复杂、功能高度完善的物质,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的科学工作者去探究它的奥秘。目前,人脑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中最复杂、最尖端的课题之一。经过近百年,特别是近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人类对自身大脑结构与机能的认识,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大量的科学事实表明,人脑分为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半球,其间由两亿条神经纤维组成的“束”——胼胝体以每秒四十亿个神经冲动的速度将信息传递于两半球之间,从而使得两半球息息相通,并保证了它们在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的高度专门化,主要表现为: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左脑擅长分析,右脑擅长综合,左脑思维属思想家型,右脑思维属艺术家型;左脑思维是显意识的,而右脑思维是潜意识的。更具体地说,左脑和右脑在信息加工方面有如下不同:
在开发左脑的智力时,着重开发大脑的思维能力。而我国目前的现行教育制度,老师只一味给学生满堂灌知识,学生则只顾死记硬背。结果教育出来的许多学生不会思维,更不用说创造性思维了。其实,培养学生的思维,就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
大脑记忆知识有不同的层次,最难记忆的是无逻辑数字,而记忆不动图是最容易的而且效果最好。根据大脑两个半球的分工协作的理论,可以看到右脑记忆知识更容易、更牢固,左脑记忆知识则困难较大。通过传统意义的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材,大多数是左脑人,这种左脑人所做的许多工作很快会被电脑所替代,而右脑具有创新和巨大的潜能,要超越自己和他人,就一定要在右脑上下功夫,活化与开发右脑, 进而成为具有观察力、综合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聪明智慧的全脑人。
当今左脑功能的大部分,例如计算、书写、绘图、设计等许多工作,正在被计算机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人若不能在那些计算机无能为力的领域,如产生新的设想,进行直观综合判断等方面使用右脑,那就会成为无用的人。然而,由于接受过统一的、规范的学校教育,所以有一种左脑使用过度,而创造力源泉的右脑使用不足的倾向。如果能够适当地减少左脑的兴奋程度,开发平时很少用的右脑,让左右脑协同均衡活动,全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将增大到原来那个较强的左脑的5—10倍甚至更多,于是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将有一个极大的提高,将变成一个更加聪明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大脑衰退的表现,其实那只是单纯的脑细胞数量的减少,而脑的机能特别是右脑机能并没有任何变化。年龄越大,就越要求具备能够驱动右脑的出色的“软件系统”,所以从现在开始着手开发右脑一点也不算晚。
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右脑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里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深入挖掘左右两半球的智能区非常重要,而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左脑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右脑则是人的“祖先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一接触就能熟练掌握就是这个道理。右脑是潜能激发区,右脑会突然在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展现出迹象;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右脑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又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右脑发达的人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一项创新、一项发明等等。右脑是低耗高效工作区,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计算复杂的数学题,高速记忆、高质量记忆,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人的大量情绪行为也被右脑所控制。
科学家发现人脑记忆的“新大陆”,是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人的平均脑量有1400克(重量约为3.5磅),由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部分,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运动、感觉的产生、肌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都是由大脑支配和指挥的。大脑的复杂性,还在于神经细胞在形状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及神经细胞结构和分子组成上的千差万别。关于大脑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最深奥的课题,欧美等国家纷纷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美国政府命名20世纪90年代为“脑的10年”,支持发展神经科学,促进脑的研究。日本继1986年制定并实施将脑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的《人类前沿科学计划》之后,又于1986年推出了“脑科学时代”的为期20年的脑科学计划纲要。在我国,脑功能研究列入了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攀登计划”。科学家们预言,脑科学将在21世纪自然科学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全是大脑的功劳。记忆活动使人不仅能够制定计划,而且能够把思想和观念整理得井井有条,进而进行逻辑思维,将感觉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综合,以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可以看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己,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右脑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右脑的优势,并不是以右脑思维代替左脑思维,而是更好地将左右脑结合起来,进行人类左右脑的第二次协同,充分调动起人脑的潜能。斯佩里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存在着机能上的分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右半球虽然是“非优势的”,但是它掌管空间知觉的能力,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有研究表明,音乐和艺术能力以及情绪反应等与右半球有更大的关系。对于正常人来说,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若没有左脑功能的开发,右脑功能也不可能完全开发,反之亦然,无论是左脑开发,还是右脑开发,最终目的是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和协调发展,从整体上开发大脑。
右脑的机能有四个特征:共振能力,想象能力,快速大量记忆信息的能力和快速自动操作信息的能力。右脑具有无比庞大的学习潜能,通过全脑学习训练,使右脑接受大量学习的刺激,不仅可以开发和保留相当一部分右脑潜能,更可以促使大脑神经的生长,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生长。开发全脑就是平时思考问题时要运用左右脑,用右脑图像式记忆信息。
我们的大脑是由12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构成的,容量是非常大,约是2.1*10的20倍比特,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量的2-3倍(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大脑当中这么多的神经细胞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俗称“想法”,它所产生的信息量非常大,莫斯科大学的帕特里。安诺克欣教授说:“它的数字如果按照正常的大小,其长度为1050万公里,绕地球262圈多。”大脑有这么大的潜力,而我们普通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2%,大家非常熟悉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大脑开发还不到10%。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大脑开发到2-3%就是精英人才,开发到6%就是天才,如果开发到10%,那会比爱因斯坦更有成就。所以说,我们每个人不是不聪明,也不是没有潜力,只是我们的大脑没有得到开发
上一篇:如何全面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