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夏令营由来及中国夏令营发展史。
夏令营(summer camp) 源起于美国,1861年夏天,一位来自康乃迪克州的教师肯恩(frederick w. gunn),率领孩童进行为期两周的登山、健行、帆船、钓鱼等户外活动,来均衡孩童身心。“肯恩营队”每年八月在一座森林的湖畔持续进行了十二年之久。通过过去十年国外营队经验,“肯恩”得出结论:夏令营是一个非特殊的环境,透过一群训练有素、专业热忱、细心耐心的工作人员精心架构出能培养孩子潜能的相关课程,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关心别人;在克服困境中建立自信;在团队竞赛中与人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能力。目前,在美国有超过1100万的孩子和成年人从12000个夏令营活动中受益。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知识性和社会性的培养,目前学校的教育主要在知识性的培养上,夏令营弥补了社会性培养的这一空白。开展夏令营活动有利于学生熔铸坚毅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培植节俭的作风和集体合作精神。家长们一致认为夏令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它不仅能开拓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能让孩子通过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小伙伴的交流,培养其独立性,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
夏令营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夏令营拥有超过140年的历史。
1861年出现的射击训练营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夏令营。这次夏令营由一个家庭学校所组织,从华盛顿出发,时间为2个星期,夏令营的主要内容是划船、捕鱼和设陷阱等。这次旅行十分成功,因此这所家庭学校每十二年继续一次这种传统。
1874年出现了第一个由基督教女青年会举办的夏令营。
1876年,出现了第一个私人组织的夏令营。夏令营收费标准为每人200美元,从费城到威尔克斯,共历经4个月时间。举办夏令营的出发点是:把“虚弱的”男孩子们带到森林的野营生活中,把通常的学术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
1900年,举办了第一个男孩俱乐部夏令营。这家男孩俱乐部位于马塞诸赛州的沙龙镇,组织了76个男孩子共同参与了一个为期7个星期的夏令营。到1930年,超过了60家男孩俱乐部组织了夏令营,大约有2万6千名营员参与。
1910年,美国夏令营协会(aca)成立。它最初的名字是美国夏令营指导者协会(cdaa),创始人是艾伦 s.威廉姆斯,他创建了一个为年轻人组织夏令营所需经验的模型,并使产生的影响标准化。1924年,cdaa合并了国家女子夏令营指导者协会,并将名称改为夏令营指导者协会(cda)。1935年,协会又改名为美国夏令营协会。
1910年,美国男童子军(bsa)成立,bsa的第一个官方的夏令营在纽约的乔治湖举办。
1910年,卢瑟.哈尔西.古利克博士创建了营火女孩,也就是现在的营火组织。
1912年,出现了第一个女童子军夏令营。第一个女童子军夏令营出现在宾尼亚州,自从出现后,该夏令营在美国女童子军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26年,夏令营杂志的前身,夏令营指导者学报创建了。夏令营杂志是美国夏令营协会的官方出版物,它的主要目的是教育那些夏令营专家和其他相关工作者,使他们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1930年,该杂志更名为夏令营杂志。
1948年,aca批准通过了夏令营认证标准。aca的标准经过了美国法律的认可,并被政府指定为夏令营产业的行业标准。如今,共有300项关于健康、安全和规划的标准。
1997年,aca开始在夏令营运行的各个环节整合青年成长结果教育。
1998年,纽约公立学校系统创建了一个公共教育的新模型,它也是美国最大的公立教育系统,它将夏令营列入到课程当中。主要的改进点是,在夏天和学年的间歇期,共有28天的非传统学习时间。
美国大约有1万多个夏令营,其中大约60%为通宵夏令营。每年夏天,大约有600万的美国孩子参与各种夏令营活动。夏令营不仅成为了一项职业,更成为了一个产业,每个夏令营拥有者要为2个月的夏令营准备1年时间。
中国夏令营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精英型。
在中国少先队建队之初,第一批少先队员到前苏联去参加黑海夏令营。这是最早出现的中国夏令营。出于国际社会主义大家庭外交的需要,前苏联经常组织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来参加这种夏令营活动。
中国建国初期的夏令营是由国家出资的公益性活动,是免费参加的。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一般只有少数的优秀学生才能参加,具有奖励性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办夏令营的资金来源一方面靠资助,一方面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参加的学生只需要花费往返的路费。夏令营的工作人员也都是义务的。
第二阶段:大众型。
1992年,由日本方提出建议,在内蒙古草原上举办了一场中日草原探险夏令营。夏令营中暴露出来的中国独生子女在生存方面的诸多问题,被作家孙云晓所意识到,他所著的《夏令营中的较量》,被《读者》转载,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有上百家传媒参与的大讨论。
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看了《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后,连续发表了多次谈话,强调一定要抓紧抓好青少年的教育,要把全国少工委开展的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活动深入地开展下去。
在这场大讨论逐渐淡去之后,国内夏令营的组织者不再只是学校、教委等教育部门,能参与到夏令营中的学生也逐渐增加。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夏令营才开始发展,出现了大批独具特色的夏令营活动,包括励志修学等主题的夏令营开始蓬勃发展,协助教育机构共同完善青少年的课内外教育和培养。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