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万达教育为你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你对中学生有更深的了解。
万达教育为大家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你对中学生的心理有所了解。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在家庭中他们也得到更多的独立行动的权利,学校老师也不再给他门“无微不至”的照顾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了一些新特点。这个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充满矛盾的时期。
一是渴求与逆反。他们渴求学习取得进步。但是,随着自立意识的增强,他们要求独立地认识和思考问题而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因此,有时表现出逆反心理:师长让做的偏不做,不让做的偏要尝试。
二是热情与冷漠。中学生有朝气,有热情,他们期望在中学里获得友谊,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在德、智、体各方面提高自己。但是,当在追求这些目标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会产生冷漠心理,对自己的目标产生动摇、怀疑、丧失信心。
三是敏锐与偏激。中学生目光开始敏锐,他们的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开始占主导地位。他们善于发现新事物,并执著地去探索新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不再满足于问题是什么的说明,而是追求着为什么的答案。他们对各种人生现象、社会现象开始关注,试图得到一个圆满的解释。但是,由于知识和阅历的不足,他们在寻求答案时往往出现偏激情绪,如以偏概全、爱钻牛角尖、听不进反面意见等。
四是主动与消极。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开始主动了解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全面和客观,而且已经能够针对自己的短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他们全力要求独立自主,表现出有自我教育的要求。但是,他们行动上又往往不能完全控制和监督自己的行为,一旦竞争失利,又会使一些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变得消极,不求进取。
少年的心理逐渐显出封闭性,其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隐藏内心活动。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错综复杂性,发展还具有急剧变化的性质,同龄人发展水平又有很大差异,所以这是一个不稳定时期。有人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如果家庭教育不得法,孩子不但不接受教育,而且用固执、粗鲁、执拗的方式来对抗。因此,家长应该认真研究和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以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