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在心头口难开
虽然有点晚,但是还是想用文字纪念一下母亲节,今天说说我和妈妈的故事哈。 happy mother's day!
说到母亲,6岁之前的记忆没那么深刻。在我6岁那年,母亲由于工作的关系需要出国,而且是很远的地方。据母亲回忆,走的那天,她不舍地并用试探性地语气对我说“妈妈出国了啊,走了?”我当时呢还是一副笑脸,还挥着小手冲她说“妈妈再见”。嗯,就是因为年龄太小,根本不懂什么叫“出国”,什么叫“离别”。如果那时懂得离别的痛苦,如果那时体会过亲爱的人不在身边的痛苦,就一定不会如此那般“潇洒”了,一定是会抱住她,跟她说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母亲说,当时看到我的笑脸,不知道该欢喜还是悲伤,她希望她的离开不会对幼小的我带来伤害,但又希望我能表示出对她的不舍。
母亲在国外的那些年,父亲和母亲经常通信,而且每封信都很长,父亲知道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所以用尽可能多的笔墨都在说我的事情:彤彤前段日子有点贫血,不过已经好了,你放心;彤彤下周开始要上小学了;彤彤考试得了双百……有的时候父亲也会把我画的卡通画寄给母亲,现在看来是很傻很天真的。。。有一张母亲寄回来的照片,背景是她屋子的墙,墙上一张张贴的都是我的画,她指着那些画,有着满足和骄傲的眼神。
前些年在整理那些厚厚信件的时候,看到它们已经发黄,但是还是能看到泪水的斑斑痕迹,又不禁感慨起来。那些信件承载了太久的时间,也承载了太多的思念,所以捧在手里,每一封都是那么沉甸甸。
后来,两年过去了,一个通知发来,说好的归期就又推迟了半年。
两年半后,我跟父亲到机场去接母亲。那时,对母亲的印象已经非常模糊,看到迎面走来的人竟然叫成“阿姨”。一开始是不适应也不懂事,一直跟母亲很陌生的感觉,不那么亲近,而她呢,是一直很耐心的等着我再次熟悉她再接受她。母女之间的感觉是很神奇的,不需要语言,所有都是感情自然的流露,不到一个礼拜吧,就跟母亲相当“铁”了,甚至“抛弃”原来最亲爱的父亲,弄得他还一度吃母亲的“醋”,挺有意思的。
后来,跟母亲相处的时候,有时还会因为那缺失的两年半的母爱对她“耿耿于怀”,跟她撒娇,天天粘着她,一小会儿的功夫都不离开她。
……
恩,那是一段每每想起都会感伤的回忆。母亲以前经常感慨说,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最重要的,错过了那个时间,就永远错过了,再也找不回那样的感觉。所以当后来再有机会出国时,母亲坚决拒绝了。
再后来,随着日子流逝,我慢慢长大、学会独立,学着像个成年人处理事情,对于父母的感情表露得就越来越少了,变得越来越含蓄。我相信,我们大多数的人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总觉得,跟她说一句“妈妈,我爱你”是很肉麻的事,是很做作的事,所以干脆就不说。虽然爱在心头口难开,但是有时候还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起,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说了。爱在心头口难开,如果你真的不愿意说出来,那就用行动表达出对母亲的爱吧。母亲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一定会回家来陪她,就是随便聊聊啥都好。母亲想做她喜欢做的事情时,我也会给她空间和时间,只希望她快乐就好。
我想,母亲,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人。所以不管你将来学习、工作或者生活需要到在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总会有一个人时常挂念你,关心你过得好不好,健康不健康,开心不开心,成就啥的她觉得都不是最重要的。
子女就像风筝,不管飞多远,母亲的手中永远紧握那根线。
最后,我想说,我爱妈妈,也祝愿世上所有的妈妈都幸福、健康、快乐终老,天天都过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