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教育不该为“形象工程”让路
据媒体报道,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内投资1500多万元、使用不到两年的祥坂小学面临拆迁,用来建设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有网友称这所学校是“史上最短命”的学校。
祥坂小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原来的老校舍只是一幢两层的小楼,曾一度成了危房。在当地几届人大代表的不断呼吁下,台江区政府投巨资将学校在原址重新翻建,并于2008年9月交付使用。但就在此时,传来了“被拆迁”的消息。据介绍,学校位于沿江最好的一个中央商务区,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
现实生活中,类似“拆了建,建了拆”的事情屡见不鲜。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将规划朝令夕改,连这样刚刚使用不到两年、投入巨额资金新建的学校也不能幸免。“民生工程”为“形象工程”让道,反映出行政决策中的长官意志和地方政府民生意识的淡薄。
我国财政目前并不宽裕,每年用于教育的资金还很有限,能从地方财政中拿出 1500万元翻建一所百年老校实属不易。然而,操场上的塑胶味儿还没有散尽,学校就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学生、家长面临着“被转学”的烦恼,这种“形象工程”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伤害了地方百姓的心。
当百年学校遭遇中央商务区,在发展教育与发展经济之间,许多地方政府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面对地方gdp增长的硬指标,教育“软实力”也几乎没有任何博弈的能力,只能委屈地让路。人们不无悲哀地看到,优先发展教育在很多地方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百姓的利益也只挂在嘴边上。
在我国,很多地方的规划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而规划如何修改多是听从长官意志。有专家将其概括为:长官意志下的“政绩规划”、利益驱动下的“商人规划”、盲目崇洋下的“过度规划”和缺乏法制意识的“随意规划”。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教育是推动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软实力”,我们期待这些地方政府能纠正“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放远眼光,切实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人大代表们千呼万唤,学生、家长翘首期盼的一所现代化小学即将毁于一旦,纳税人的1500万元资金也将打了水漂。笔者希望相关部门能就福州祥坂小学被拆除一事,给学生、家长一个合理的交待,也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过问此事,不让这种“短命楼”的悲剧在学校重演。
上一篇:务求实效 深入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
下一篇:“三嫂院士”与“承认的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