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孩子成长时应站在什么样的位置?
比如,有的父母习惯做老鹰捉小鸡游戏中的老母鸡,总是站在孩子前头替孩子去承担他自己应该接受的考验和挑战;有的总是把孩子拉在手里,生怕一旦放手孩子会摔跤或受伤;有的则打着爱的名义而远离孩子:我们工作太忙了,没空照顾孩子,只能把他寄养在奶奶(姥姥)家,或者只能很小的时候就送去寄宿,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好,为了挣到足够的钱给他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如此等等,每个父母都有自己不同的原因和理由,每个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最终的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老是被替代的孩子学会了依赖和退缩;老是被攥在手里的孩子不愿或不敢去探知外面的世界,或者把与家长相处的行为模式完全挪用到新的环境中;被家长远离的孩子与家长关系疏远甚至淡漠,有的则认为家长所以远离是因为不不爱自己,有的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曾经有一个孩子,非常聪明,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12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少年科技大,但在一个月后哭着回了家。原因很简单,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甚至连没剥皮的鸡蛋都不知道怎么吃。还有一对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在孩子不到一岁就把他送到了乡下的奶奶家,因为忙于事业的打拼,两人除了过年回家,很少看孩子,就这样一直到了孩子该上小学的年龄才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孩子接回来了,可是接回人接不回感情,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非常冷淡,面对新的环境,面对“陌生”的父母,没有了自己依恋的爷爷奶奶,孩子对新的一切充满了不信任和焦虑……
家长和孩子到底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距离才是合适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这可能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个人觉得,作为家长,不应该站在孩子前面替孩子遮风挡雨,也不应该站得离孩子远远的,甚至到了一个孩子需要父母给予支持和帮助时却无法看到父母的程度。父母应该站在孩子身后,离孩子一步远的位置。事情我们可以替孩子去做,但我们却无法替代孩子成长,反而在替代的过程中让孩子失去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当我们离孩子太远时,我们往往无法及时地关注、了解孩子,我们可能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知道孩子担心什么,甚至是让孩子无法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和关心。当我们站在孩子身后一步之远时,我们可以保持一定距离关注着孩子,孩子在前面去探索、实践,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我们可以在观望发现孩子的变化和需求;如果孩子的确需要我们帮一下或扶一把时,我们则可以一步跨到孩子身边,给他力量和支持,然后让孩子靠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继续走下去。
上一篇: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
下一篇:夏令营学员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