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曾三次调停中日战争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12-27
希特勒对于中日战争,并未置之度外。根据他自己的利益,他自始即与日本侵略者抱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日本的真正敌人是苏联,日本应当作好与德国从东西两面夹攻苏联的军事准备,对于蒋介石,应当拉过来作为反苏反共的伙伴。日本把大量兵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影响对苏作战的任务。
凭据德邦交际部档案,1937年10月下旬,希特勒密令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向日本皮毛广田探问日本所盼望的中日宁静条件。其时上海尚未全部沦陷,日军在上海作战伤亡庞大,广田提出了四个条件:(1)中国认可 “满洲国”;(2)华北特别化;(3)中日配合防共;(4)中日经济提携。10月30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衔命造访百姓党当局交际部次长陈介,劝告中国当局与日本媾和,并表现德国乐意居间调停。11月3日,也就这天军在金山卫登岸的前两天,狄克逊再度会面广田时,广田因日军在上海作战已占上风而增长了内蒙自治、华北创建非军事区、以亲日派为华北行政主座的三个条件。陶德曼衔命将这些条件面达了蒋介石。蒋介石向陶德曼讲了一句至心话:“如果接受日本的这些条件,中国政府必将无以立足,而共产党起而当政,对日本也是不利的。 ”陶德曼对蒋答复非常不满。希特勒通过德国顾问福根霍孙,威胁蒋说:“如果战争拖延下去,中国经济一定会崩溃,共产党一定会取国民党的政权而代之。 ”
以上情况,说明德国热心于调停中日战争,根本不是帮助中国,而是为它的盟国日本釜底抽薪,压迫中国投降。1937年12月5日蒋匆匆离开南京,13日南京陷落,德国的第二次调停亦告停顿。
南京失陷后不久,陶德曼又到汉口会见了蒋介石。日本在南京得手之后,日本外相广田称,日本改提条件如下:一、中日“满”三国合作防共;二、华北特殊化,并将特殊化范围扩大到内蒙及上海附近的非军事区;三、中日“满”三国成立经济合作协定;四、中国赔偿日本战费。 12月26日,陶德曼将日本所提的新条件转达给蒋介石,蒋推托有病不见。
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压力下,蒋介石不敢接受这些条件。德国的第三次调停又告失败。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八一军旅夏令营 www.xialingying.cc/byjl/
【纠错】
阅读上一篇:中国武器2014年全面进军国际市场
阅读下一篇:没有了

- 八一军旅10天军事挑战营 八一军旅“军事挑战营”是针对青少年精心打造的以体验军旅、国防励志、野外生存、军事拓展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通过深入进行军事强……
- 八一军旅21天军事精锐营 八一军旅“军事精锐营”是针对青少年精心打造的以体验军旅、国防励志、军事拓展、养成教育、感恩课堂、学农实践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
- 八一军旅28天军事蜕变营 八一军旅“军事蜕变营”是将“军”“教”“游”“学”四要素完美融合,在军营的特定环境中实施军事训练、励志感恩教育,并融入富有……
八一军旅夏令营特训路线更多>>
最新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