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介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5-20
北师大暑期夏令营为家长介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心理需求,让孩子在成长中有更好的体验。
北师大暑期夏令营为家长介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清楚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并且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得孩子健康地成长。
1、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而接纳,孩子才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2、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社会化的过程也受到阻碍,还可能造成疑心病,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3、常规
常规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常规是安全感的来源,常规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4、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达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5、鼓励
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因为缺乏鼓励是造成儿童偏差行为的基本原因。所以说,有偏差行为的孩子也就是一个受挫折的孩子。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及发展,也无法获得归属感。鼓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强调给予孩子一种自我尊重及成就的感觉。
6、责任
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7、认同的楷模
儿童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身传言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
8、尊重
民主的生活建立于互相尊重,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尊重则是不平等的。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唯有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才能对孩子表现尊重。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当作大人一样有权利做决策。但是,权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而是使孩子了解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个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权利。
【纠错】阅读上一篇:让孩子突破英语口语的方法
阅读下一篇:改善孩子坏脾气的5计良方
- 北师大天生赢家好习惯想学营: 脑细胞总动员系列课程:训练学生时间观念,培养学生不让家长催促,自觉、快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克服磨蹭拖拉,克服被动学习…
- 北师大天生赢家好习惯会学营: 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感到好玩和幽默的情绪有助于你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难题。…
- 北师大天生赢家好习惯乐学营: 将学习目标和时间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训练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 北师大好习惯“3+1”训练营: 训练营结束后,为了保证训练效果,豆豆妈妈专家团将对您的孩子跟踪一年,让孩子在训练营建立的好行为得到巩固强化,进而成为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