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给自己的青春礼物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已经拉开了帷幕。有不少学子已经踌躇满志,准备开始自己“职场人”的生活,而另一些仍然对自己的未来迷茫。就像在美国上世纪20年代那样,中国的青年们也在经历一场“镀金时代”,是找工作?是继续求学?还是窝在家里发现自己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不是这么理想。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被匆忙中乱了阵脚,没有时间来思考,没有时间为自己做决定。所以大家被一个来自西方的全新概念“间隔年”(gap year)吸引,间隔年是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青年旅行学习方式,指青年学生在升学毕业之后工作之前,离开自己的国家去体验与之前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在旅途中青年们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者担任志愿者来分担一部分费用。他们认为这样的旅行可以给自己充裕的时间发现自己以及了解世界,通过学习生存,建立信仰以及与人沟通,来发掘自己的人生之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未来方向。
lonely planet:间隔年带回家改变一生的东西
间隔年最早存在于嬉皮士之间,从迷茫的“垮掉的一代”开始,他们用不断流浪、奇装异服以及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来反抗战争以及当时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英国的嬉皮士们是第一批“间隔年”的实践者,从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对社会和自我价值迷茫的青年人们。
1971年,正好毕业的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新婚一年,不愿意开始“朝九晚五”生活的托尼于是和妻子一起离开了伦敦,开始了一次探险之旅。他们横穿欧亚大陆,到达澳大利亚,住在青年旅社,用最节省的方式旅行。很多人对他们这种旅行方式很感兴趣,于是惠勒夫妇决定出版一本旅行手册这就是第一本lonely planet的诞生——《便宜走亚洲》,而这本近40年前的作品至今仍然是背包客心中的“旅行圣经”。莫琳后来谈到lonely planet时说道,“我们不仅仅要给他们他们想要的,我们还想给他们他们真正需要的。这些他们需要的东西可以让他们的旅行经验如此难忘以致他们想要不停地旅行,不停地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他们将带回家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将会改变他们的一生。”而这些正是间隔年给予年轻人的东西。
如何开始我的间隔年?
间隔年的这个概念是如此吸引我们,但是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开始这一段旅程呢?一般来说有做国际志愿者、海外实习工作以及海外游学等几种形式。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单单依靠一些非政府机构提供的志愿者机会或者实习机会可能也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安全也是一个很大的顾虑。
所以现在又不少新形式的间隔年计划,结合了志愿者、实习以及游学的形式来让青年人们可以更加安心放心的进行自己的间隔年。ef英孚海外部已经在世界各地实践着这样的项目,而现在他们希望可以让更多国内的青年们开始自己的旅程。ef英孚海外游学中国总部总经理姜楠表示:“现在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希望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发现自己发现世界。间隔年的概念非常吸引人,但是如果自己安排这么长时间的旅行,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让很多人却步。”她表示因为英孚在海外已经实践了可以提供各种长度的游学和间隔年计划,而且现在他们也和一些慈善机构合作,希望可以推出更多志愿者、义工以及实习的项目。“间隔年是给自己的一份礼物。我们希望可以降低‘梦想’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可以进行这次旅行,游学相长。”姜楠说,“我们看到很多学生会来后的成长和改变,这坚定了我们希望更多迷茫的孩子们实践这一项目的决心。”
的确,间隔年是许多迷茫繁忙的年轻人的希望,这场寻找自己的心灵之旅,是给自己青春的礼物,是让自己成长的契机。究竟如何真正开始自己的间隔年?我想应该从“开始”二字开始。
![]() “间隔年”给自己的青春礼物 |
![]() 快乐游学——圣地亚哥 |
![]() 从英孚了解莫里斯科特(moyles c |
![]() 孩子们很可爱哦---有木有 |
![]() 分级测试----英格兰夏令营 |
![]() 游学中也要运动--打篮球、打保龄 |
![]() 开心是最重要的 |
![]() 游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
上一篇:西雅图-seattle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