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方式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2-8-7
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逐步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不仅仅注重语言点、知识点的传授,有意识的进行“文化学习”,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而在教与学中两种文化产生碰撞与融合。
一、 英美及西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
学习一种语言,了解对方的习俗,能够有一种跨文化的理解、包容,打破固有的本土文化的思维习惯,对于实际的交流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进行一些西方文化礼仪的介绍,学生了解哪些话题有禁忌,哪些话题适宜交流、在什么场合怎样着装、在不同的场合怎样得体表达自己想法。如我引导学生认识单词 negro 和 black ,结合习惯,要求学生不能称呼黑人为 negro 而应用 black ,再如了解他们的宗教、节假日等,在本学期,我利用一些英美节假日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圣诞节讲解节日由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模拟,让学生参与其中,孩子们也非常乐于接受。
二、 英美及西方艺术。
我有意识地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英美旋律好、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 ,这些歌曲朗朗上口,学生爱听也爱学;同时提供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当现代作品如罗伯特 费罗斯特、朗斯顿 休斯。有意识让孩子了解一些名家、名作,在欣赏和学习中,既获得了美的享受,也学习到了东西,拓宽了眼界。
三、 流行娱乐。
我教会了孩子们一些流行通用的英美词汇表达,这是最能引起孩子关注的话题,同时孩子们接受情况也很好。
同时,我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 利用课堂有意识进行文化渗透。
提供英语学习环境,从教室的布置,到师生日常的用语都营造语言环境,让学生时时看到英语、听到英语、说到英语。
二、 开展情景设置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培养情景对话能力,强化常用口语,最后进行创新、活化语言。即时提供与语言知识点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创设语言情景,联系实际、利用书上的材料扩充交际语境,培养学生在正式情景中的口头交往的能力,如把教室布置成超市或肯德基让学生身临其境。
三、 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强化学生认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越是相异就越能构成刺激,也就越有助于认知和识别记忆。比如教“dog”一词时,我让学生体会它中西不同含义,孩子们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西方文化中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汉语中我们常常赋予它贬义。
四、 与美育结合,提高鉴赏力。
利用音乐、美术等形式激发儿童思维,让其感受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一定鉴赏力。
阅读上一篇: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几种途径
阅读下一篇:没有了
- 听力口语中外教特训营 中外教轮番指导,包括听力特训、口语特训、外教口语、听力口语综合训练、短文背诵。满足学生提高听力口语的需求。课余时间安排有趣……
- 中外教cs军事野战营 从美国引进全新军事+学习训练项目,配上新东方卓有成效的学习训练体系,一定会将孩子培养成智勇双全的新型人才!外教口语、活学活用……
- 泡泡少儿科学探索营 素质拓展营由经验丰富的少儿老师与户外拓展教练、舞蹈教师、美术教师共同研发设计,通过体验式的立体课堂学习,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