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独自承受委屈的5大原因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3-8-3
小学生在学校受了委屈却不告诉家长,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把事情告知家长呢?广州酷学酷玩认为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小学生在学校受了委屈却不告诉家长,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把事情告知家长呢?广州酷学酷玩认为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孩子没觉得有多严重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的认识也不一样。老师打骂学生,同学打骂同学,家长当然会觉得不应该,觉得很严重,因为“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样的行为反映一个老师、一个班级的整体素质,反映师资的质量和教育机构的管理水平。但孩子看来,打骂行为是具体的一次,即使多次,也是有数的,孩子还不能从具体事件分析事件的性质,不会做归纳总结,得出某个结论。因此,具体的事件孩子会忍,能接受,认为过去了就行。
2、家长的教导
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就应该听老师的,老师都是正确的。孩子当然会记得,因为老师同样会这么强调,天天强调。于是,孩子会把老师当做最高标准、最高典范。只要是老师说的、做的,那一定是正确无比的,这其中包括老师的打骂和惩罚。
3、孩子的社交需要
孩子打人和被人打,是社交的常见行为,没经历过这些的孩子学不会正常的社交。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喜欢跟大些的孩子玩,因为能得到指导,有机会模仿。大的打小的,能让小的知道,孩子之间需要确立“秩序”,打骂和威胁也是方式之一。孩子跟不同孩子交往,有大有小,受大孩子的欺负,转而欺负一下年龄更小的孩子。如此,孩子知道如何跟更强的同学相处,如何跟弱者相处。一个班级,总有弱小者,有些孩子容易被欺负,有些孩子则不然,原因就是社交能力有差异,跟家长的教导,甚至教唆有关。
4、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威胁
孩子还要在学校学习,如果告诉了家长,那么以后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因此,面对来自老师、同学的威胁,孩子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之后,为了还能在学校呆下去,他们就会选择不告诉家长。
5、不愿再提让自己害怕的事
同样的事情,即使同样会对孩子和成年人造成影响和伤害,但效应并不相同。对孩子的伤害,常常是当时的影响。不像成年人那样,是持续的,很难减弱和消除。因此,孩子确实更容易遗忘那些不快,甚至是悲伤。再次伤害来自于再次提及,而不是第一次的延续。所以,孩子们不愿意提及过去的那些事情,以免再次造成不快和恐惧。当别人询问时他们就不愿意回答,更不愿意自动提及。
阅读上一篇:你听说过橡皮综合症吗?
阅读下一篇:没有了
- 听力口语中外教特训营 中外教轮番指导,包括听力特训、口语特训、外教口语、听力口语综合训练、短文背诵。满足学生提高听力口语的需求。课余时间安排有趣……
- 中外教cs军事野战营 从美国引进全新军事+学习训练项目,配上新东方卓有成效的学习训练体系,一定会将孩子培养成智勇双全的新型人才!外教口语、活学活用……
- 泡泡少儿科学探索营 素质拓展营由经验丰富的少儿老师与户外拓展教练、舞蹈教师、美术教师共同研发设计,通过体验式的立体课堂学习,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