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士:闲扯“拉杆”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2-5-5
在看转播篮球比赛时我们经常能听到主持人和评论员说“拉杆”这个词。“拉杆”这个词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所谓“拉杆”是指球员从底线持球突破上篮时,在近篮筐一侧受到防守队员的封堵而不能出手时,突破队员一收腹在空中有个停滞往前滑行的动作,将原来准备出手的球往下一收,然后在篮筐另一侧向上再次伸开持球的手臂,高举球躲开防守队员的封堵出手的投篮动作,当进攻队员做这个动作时,球在空中呈上-下-上的运行路线,这是这个动作的特点。
可能很多人以为这个动作是nba球员擅长的技术,或许有人认为这个动作是nba球员发明的,其实不然。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个动作并不是在nba比赛中,而是早在上世纪的1960年,距今已有51年了!1960年笔者已进入北京青年男篮约一年的时间,是年春天一天下午5点多钟,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内四个室外篮球场上,由陈文彬执教的国家男篮〔当时也代表北京男篮〕、由杨福鹿执教的国家女篮〔当时也代表北京女篮〕、由鞠汾庚执教的北京青年男篮等球队已结束当日的训练,虽然训练已经结束,但在球场上还有许多队员在练习,大夥似意忧未尽。正在练习投篮时,忽然从旁边国家男篮练习的球场上传来一阵喧嚣,抬头一看,原来是钱澄海、张锡山、王利发和鞠汾康等好几个队员在看杨伯镛练一个底线持球突破动作,出于好奇,我们几个年轻队员便停止了练习一块走到国家男篮练习场地的旁边凑热闹。
杨伯镛在国家队是打右锋的,以在左角跳投准确、底线突破而著称。这时只见杨伯镛持球从篮筐右侧向篮下运球突破,在接近篮筐时突然起跳,将球高举在篮筐上方右侧,但是,并未见他出手,球从他身体上方收到腹部,在空中收缩身体滑行到篮筐另一侧,然后在篮筐另一侧又高举球投入篮筐内。杨伯镛这个动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拉杆”!这是51年前展现在笔者眼前的一幕,至今记忆犹新。
杨伯镛练了几次后有人建议加防守再练习,加防守练了几次后,杨伯镛便能成功突破防守做这个动作了。不过,当时并没有“拉杆”这个词,也不知道这个动作应该叫什么,但这个动作就是今天所称的“拉杆”。后来在国际比赛中杨伯镛曾在底线持球突破中屡屡用这个动作获得成功,使他的底线突破又多了一个“杀手锏”!不仅如此,我们许多年轻球员也效法和掌握了杨伯镛这个动作。
这个动作要求球员既要有熟练的持球突破技术,又要有很好的在空中控制球能力和良好的弹跳力,尤其是在空中收腹时要有很强的腰腹力量。具有这样身体素质和技术的球员,只要经过反复练习就能掌握。它是在篮下遭遇多名防守队员封盖时很实用的突破技术。
上述趣事说明,中国篮球运动员早在51年就会用“拉杆”这个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