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凯恩斯,经过两个小时飞行,我们到达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天特别蓝,用宋英杰播报天气预报的话说,就是“蓝蓝的天上什么也不飘”。
据说,澳大利亚上空,有个臭氧空洞,紫外线因此没了遮挡,以巨大的杀伤力扑向喜欢裸露身体的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的皮肤癌也因此世界第一。不过,澳洲人似乎并不在意,有点像柳宗元说的“麋,至死不悟”,依然赤裸了身体在阳光下曝晒,何也?他们太羡慕中国人的黄皮肤了!晒成非洲人是没指望了,退而求其次,向中国人看齐吧,哪怕付出患皮肤绝症的代价,也义无反顾,这还真有点让人感叹唏嘘。
布里斯班南岸公园,我们看到了这些喜欢裸露的至死不悟者。
穿过没有多少高层建筑的市区,车子停在一个巨型摩天轮下,南岸公园,到了。
南岸公园,1988年世界博览会会场,一派亚热带风光,干净,清新,真是让人舒服!南岸,绿草铺地,橡树成行,布里斯班河,河面宽阔,气势如虹,穿越城区,滚滚向东,跨河大桥,玉带一般,飘在水面,游船往来其间。对岸高层,切割规整,像巨大的麻将块,立在河边,天宇下,玻璃幕墙泛着蓝光,让人想起上海的浦东,美国的曼哈顿,香港的维多利亚。
不过,布里斯班河水不敢恭维,混浊得很,像黄河,像浦江,与尼罗河之别有如天壤。
不能想象,河边竟有一座尼泊尔寺庙。那庙,四面坡,重檐,攒尖顶,左右配有钟鼓楼。尼泊尔寺庙,不用一砖一瓦,整座寺庙,木头雕成,用的是紫檀、红木,还是花梨木,不得而知。立柱、门楣、花窗、斗拱,精雕细刻,华美绝伦,让人惊叹。看木雕文字,似是1986年兴建,1988年竣工。
前行,岸上椰树成林,步道之上,男女相携,间有肥男硕女裹挟其中。澳大利亚人极注意体育运动,参加运动的比例,居世界前列。只是生活太过舒适,虽营谋百计,穷尽万全之策,仍难消身体肥臃,肥胖比例,亦雄视天下。
岸边,男男女女,于绿树浓荫间席地而坐,享受公园的舒适清凉。草地上,用亚克力玻璃管做成的喷泉雕塑,几以假乱真。
一个仿真自然的露天泳池铺展南岸,沙滩、海浪、椰树、凤尾竹,营造出南太平洋的海岛风光,别具情趣。泳装男女,或池中戏水,或伏地沙滩曝晒,此等场面,国内难得一见。更有青春靓女,着三点,舒展四肢俯伏人行道上,接受阳光抚慰,游人见惯,亦视如无物。
路边,亦有青年男女亲密相拥,不过远比不了国人青年男女的大胆放肆。一靓女,倚在人行道边宽台阶上,于烈烈阳光下,戴了墨镜看书,极为专注,身边放着自行车头盔。此等选择,国内,虽踏破铁鞋,亦遍寻不着。
几个小女孩,四五岁模样,拿了饮料盒,坐在小木桥,不知说什么有趣的事,笑脸像盛开的花朵。
路边,有自助烧烤屋,和后来看到的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烧烤屋差不多,烧烤用电,只要付费就可使用。
都说,西方人会享受生活,澳大利亚人就是这样。他们挣一个,花一个,很少存钱,却无后顾之忧。千百年来,国人历经磨难,祖祖辈辈以生活的痛楚告诫人们,要未雨绸缪,要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未然,所以,国人活得沉重,活得不轻松,这是中国文化的背景,正是如此,人们也才过得踏实,这也是国人的国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