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孔子礼仪文化学校 >> 礼仪天地 >

礼仪的由来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4-29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的观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古代"礼"字写法见上图。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 "(发jī音)指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g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guette"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纠错】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学校动态更多>>

孔子“和”的精神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任何一种思想,倘能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都应有其内在的魅力、恒[详细]

应将传统文化经典纳入教育体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根,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详细]

个人修养的标准是什么?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往往会给一个总体的评价,如:“这个人素[详细]

相关资讯更多>>

“东道主”的由来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在各种活动或比赛的报道中我们常会听到东道主这个词,东道主这个词是由何而来[详细]

十二生肖的由来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详细]

古代是怎样对汉字注音?

    孔子礼仪国学夏令营介绍,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详细]

夏令营|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孔子礼仪文化国学夏令营|山东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孔子礼仪少儿国学夏令营|国学夏令营|山东夏令营

现场报名地址: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16室(红民村站或人大双安商场东侧300米,地铁4号线人民大学站c出口)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值班:1580155554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

copyright @ 2014 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