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古法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2-5-21
于晚明其他文艺领域争相创新的局面相比,董其昌在书法上得表现显得比较理性和保守。在他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可以说他时刻都在不遗余力的宣扬学习传统的重要性,并且他也是身体力行的来贯彻自己的这一主张,董其昌17岁开始学书法,一直到他82岁去世的65年间,可以说,“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一直是他学习传统始终不辍的理念。如其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吾学书,在十七岁时…….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室塔》,又改学虞世南,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元常《宜士表》、《力命表》、《还示帖》、《丙韩帖》。” 我想这不只过是其学古的九牛一毛而已。主人翁在学书时,认为:首先,临习古人作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一个长期磨练与积累的过程,正如佛语顿悟,渐修。其次,其注重力学,并不主张死学。主人翁明确提出临习书法帖贵在对神韵的把握,而不是外在的形象,这正提现了董其昌用禅家的参活句不参死句的精神。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 www.xialingying.cc/kongzi/
【纠错】
阅读上一篇:人生道路上的持久力
阅读下一篇:“妙在能合,神在能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