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三礼是指哪些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12-10
《周礼》——记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书
《仪礼》——保存中国古代礼仪最完备的书
《礼记》——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
《周礼》、《仪礼》与《礼记》,统称三礼,是古代社会礼仪制度和礼仪理论的总汇。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约,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表现,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奴隶主贵族及封建地主阶级一切行为的准则。在孔子之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年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
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不可分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变成,奴隶社会的礼已逐渐废除。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阅读上一篇:什么是儒家经典五经
阅读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