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2-5-4
美国像座大熔炉,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信仰的各色人种,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奇光异彩。俄亥俄州的霍姆郡(holmes county)就居住着一群文化风俗非常独特的“爱米希人”(amish)。
爱米希人是16世纪欧洲重洗派宗教领袖门诺西蒙(mennonite)追随者的后裔,在1530至1730年间因宗教迫害逃避至农村,而后迁居北美洲。他们最早在宾州兰卡斯特郡(lancaster)安家落户,逐渐迁徙至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和加拿大南部。目前北美约有近15万爱米希人,俄州霍姆郡则约4万人,其中多为德国和瑞士后裔。
爱米希男人满面蓄长胡,除白衬衣外,穿戴一律为黑色,女人戴布帽着浅色布裙。他们拒绝现代化生活方式,远离汽车、电视、电灯、电话、收音机、照相机等,而以马车、蜡烛、风车代替。他们以务农为主,自给自足,即便开设小商店和超市,也以出售自产农作物、自制食品为主。
我们参观了霍姆郡一个名为赫史堡的小农场(hershberger’s farm),农场中一条长排简陋的木屋便是商店,四周和屋檐下垂挂着鲜艳的花篮,使木屋看上去古朴而不单调。店中物品齐全,有加拿大爱米希人生产的“加拿大枫叶糖浆”、俄亥俄州本地百年老店特制的“斯莫客”(smucker)果酱、“亥尼”(heini’s cheese chalet)乳制品和“乌黑格兰”酿酒(raven’s glenn),另外,商店内油绿的青椒、水灵的西红柿(西红柿)、鲜嫩的芹菜,仍带有淡淡的乡土清香,买来反而感觉像在农田亲自采摘。
走出商店,爆米花和冰淇淋摊位以及骑马和喂羊活动吸引了男女老少。留着大胡子的黑衣男士在炭火上架上大黑铁锅,炒出的爆米花香脆可口;头戴布帽、身着浅色长裙的女士则用手工摇动,制造冰淇淋。他们古老纯朴的生产方式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爱吃冰淇淋和爆米花的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最有趣的是“喂羊”,农场专门有一羊圈,圈外放置小蛋卷饲料供游客喂羊。只见饥饿的羊群相拥铁栏旁,伸长脖颈争吃游客手中之食,胆大的男孩开心地笑着喂食,小女孩则多在母亲帮助下胆怯地伸出小手,引得周围人会心微笑。
在农场的一角,我们看到爱米希人木制小屋和犁地农具的古老模型,农场马路边的青翠草地上建有数座简朴的木屋,黑色的马车、手推的割草机置放在门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屋间的“空中长绳”,爱米希人拉绳晾晒衣物,整齐的衣裤悬空高挂,微风一吹犹如小旗飘扬,真算得上一道风景。
离开农场行进在乡间的狭窄公路上,仅可上下通行的双线道上,常可见到现代化的汽车和古老的黑色马车缓缓而行,挂车篷的看不到驾车人的身影,敞篷的则可见大胡子黑衣驾车人缓慢前行(限速25里),时而也能看到路边头戴布帽一袭黑裙的爱米希妇女,神态稳重而安详。
乡间公路两旁是一马平川的绿地,偶见村民犁地或牛羊吃草。远处,树林浓密,草地青绿,寥寥几座德式木屋和高大的粮仓像工艺品般点缀在宽阔的绿野上,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300多年来,爱米希人以和平、朴实的理念延续了他们田园牧歌式的平淡乡间生活;以虔诚的宗教信仰维系群体,并在北美大地一枝独秀。
阅读上一篇:尝尝法国正宗的煎饼果子
阅读下一篇:美国200多所高校与北京高校互派交换生
![]() |
现场报名地址: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16室(红民村站或人大双安商场东侧300米,地铁4号线人民大学站c出口)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值班:1580155554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 copyright @ 2014 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