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中有一些和黄瓜有关的俗语,如“酸黄瓜时间”是指“平淡时刻”。德国还有不少关于黄瓜的歌,有的干脆就叫《黄瓜》,有的名字很古典,如《黄瓜波尔卡》,有的名字很浪漫,如《布拉格之黄瓜》,有的歌名很现代,如《黄瓜饶舌说唱》。
新航道夏令营编辑整理:“酸黄瓜之国”守着百年配方 原东德小村留下经典品牌
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肆虐欧洲,尽管最初被怀疑为传染源的西班牙黄瓜被洗清罪名,但此事却影响了德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关系。德国人喜欢黄瓜,是欧洲的黄瓜进口大户,在柏林和汉诺威这样的大城市都有“黄瓜大街”这样的地名。黄瓜在德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餐桌之上不可缺少
黄瓜是德国人餐桌上很普通而又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酸黄瓜更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德国人爱吃黄瓜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德国蔬菜种类不算太多,基本以土豆、黄瓜为主;另外,德国人多属日耳曼族,爱好“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肉吃多了不免油腻,爽口的黄瓜沙拉和酸黄瓜无疑成了最佳搭配。
德国酸黄瓜非常有名,当地人常说,到德国不尝酸黄瓜,就像没来过一样。德国各种菜里都能看到酸黄瓜。猪肉火腿酸黄瓜是很典型且有特色的一道德式菜,上好的精瘦肉或肥瘦肉火腿,切成薄片,佐以鲜嫩的酸黄瓜,生火腿片细腻顺滑,酸黄瓜清脆可口。酸黄瓜还可以与土豆一起做成各种佳肴,有的美食网站能提供四五十种酸黄瓜土豆的菜谱。每年德国各地的啤酒节上也少不了各种酸黄瓜。
德国各地的村镇有制作酸黄瓜的习俗。各家以做出味美而有特色的酸黄瓜为豪。制作酸黄瓜的配方种类繁多,一个不起眼的小村甚至有几十甚至上百个配方。制作时,原料挑选很讲究,黄瓜大小无所谓,关键是要脆嫩。另一个要决是汤料的制作,通常是将小茴香、西洋香芹梗、大蒜、辣椒粉、樱桃叶等放在一起,加盐水制成。看起来简单,但原料的配比是各家严守的秘密。汤料做好后,将黄瓜一层层放入特制的木桶中,在各层之间撒上香料,然后,用汤料密封腌制、发酵一个多月,清香美味的德式酸黄瓜就制成了。
百种配方概不外传
德国人爱吃黄瓜,但自产的黄瓜供不应求,因此多从荷兰、西班牙进口。勃兰登堡州的施普雷瓦尔德出产全德最好吃的黄瓜和酸黄瓜,尤以酸黄瓜闻名。19世纪,德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台奥多尔?冯塔纳甚至将这里盛赞为“酸黄瓜的祖国”,并称这里的酸黄瓜不仅好吃而且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黄瓜文化”。
施普雷瓦尔德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黄瓜生长。出产的黄瓜清香脆甜,个头适中,是做酸黄瓜的绝佳原料。台奥多尔?冯塔纳记载,19世纪70年代,施普雷瓦尔德每周能卖出4.8万根黄瓜。这在当时欧洲的一个小村庄,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这个小村出产风味独特的各式酸黄瓜,拥有150多个制作酸黄瓜的独特配方。当然,这些配方都不外传。
为了将酸黄瓜的制作工艺、历史传统发扬光大,施普雷瓦尔德修建了一座酸黄瓜博物馆。里边介绍制作酸黄瓜的传统工艺,并藏有一些德国农村用来种植黄瓜的古老农具、农民穿的衣服、制作酸黄瓜的器具。博物馆还有免费的酸黄瓜供参观者品尝。
“骑自行车,走黄瓜路”
施普雷瓦尔德最有特色的活动是每年秋天举行的酸黄瓜节。这是全村人的盛典。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与黄瓜相关的有趣的小玩意。节日的高潮是大家选出酸黄瓜国王和王后,然后引领大家举行黄瓜丰收大巡游。
除了酸黄瓜节,施普雷瓦尔德名为“骑自行车,走黄瓜路”的自行车运动项目也深受人们喜爱。所谓“黄瓜路”是一条全长260公里的环形自行车远足线路,途径施普雷瓦尔德周边的黄瓜产区。这已成为德国人乐此不疲的一项假日活动,不少人甚至从外地远道而来参加。活动结束,人们往往会买上几瓶“施普雷瓦尔德”牌的酸黄瓜带回去。施普雷瓦尔德原属社会主义的东德,东西德统一之后,东德的产品几乎全部停产,而“施普雷瓦尔德”牌酸黄瓜是幸存下来的极少的原东德品牌之一。近几年,随着德国人对东德怀旧情绪的增长,“施普雷瓦尔德”牌酸黄瓜也被称为“社会主义酸黄瓜”。
德语中有一些和黄瓜有关的俗语,如“酸黄瓜时间”是指“平淡时刻”。德国还有不少关于黄瓜的歌,有的干脆就叫《黄瓜》,有的名字很古典,如《黄瓜波尔卡》,有的名字很浪漫,如《布拉格之黄瓜》,有的歌名很现代,如《黄瓜饶舌说唱》。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