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道海外游学老师随北京市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时了解到,在日本,修学旅行被视为学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内容,因此,基本上每所学校在学段结束都要组织修学旅行。
需精心策划,确保安全
对于修学旅行,大阪观光会议协会观光促进员王家骅认为,修学旅行不应是简单的旅游或者游学,它应是以一个主题为目标的旅游行为,修学旅游应突出一个“学”字,参加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要学有所获。新航道海外游学老师随北京市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时了解到,在日本,修学旅行被视为学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内容,因此,基本上每所学校在学段结束都要组织修学旅行。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修学旅行在本地区进行,而初中生可以在国内选择地方修学旅行,到了高中阶段学校才可以组织学生出国修学旅行。
“我们的学生学业负担普遍比较重,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很少,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走出学校,让他们带着一定的主题,去接触社会、开阔眼界。”新航道海外游学老师认为,要避免重“游”轻“学”,修学旅行需要精心地策划,在活动内容、线路设计上应当有明确的主题。在这方面,北京海外旅游公司副总经理袁晶给出建议,要紧扣学生的特点和主题慎重选择旅行社。
在修学旅行上,安全无疑是修学旅行的重要环节。日本大阪府高槻市芝谷中学副校长协田浩一建议,要确保安全,首先是通过旅行社来组织,并且要100%买保险;再者,组织修学旅行要去安全性高的地方;第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派教师到目的地作调查是确保安全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修学旅行呼唤规范管理
最近几年,中国的许多地区正在逐渐成为许多外国学生修学旅行的目的地,同时,外国对于中国学生的修学旅行也怀着期待。北京市旅游局旅游促进一处副处长李雪敏认为,开展国外修学旅行正在逐步成为旅游国际交流的需要,适度的修学旅行应当被提倡。
虽然不乏质疑的声音,但对于修学旅行全国已经有不少学校正在实践。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认为,通过修学旅行,学生们不但能从社会上学到许多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团队意识,对于开拓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很有帮助,修学旅行应当成为学校教育当中具有时代特色的一部分。他认为修学旅行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规范,如果能进入学校教育计划是最好的。
对此,北京市教委法规处处长何劲松认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育应当注重培育学生更宽广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等现代素养,新近起草的北京市“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当中,政府也将支持、鼓励学校扩大国际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新航道海外游学建议,目前学校在组织修学旅行方面,应当在学生、家长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界定相关责任。
要实现修学旅行的教育目的,必须让学校成为自主的实施主体。王家骅介绍,除了需要向当地教育部门备案外,日本的修学旅行在组织上、实施上,学校都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一般提前两年就着手制订修学旅行的计划,并将之纳入教育计划,其针对性、目的性都很强,从而确保了学生从修学旅行当中真正受益。
新航道海外游学有关专家建议,如何提高学校在旅游内容、线路设计上的设计能力,突出修学旅行的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参加者更有收获,应当成为学校组织修学旅行时重点考虑的内容。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