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球运动中不仅仅要撑握技巧,同时在选择球拍时还需考虑球拍的一些特性,只有好的球拍才能发挥自如。
1.拍面尺寸
力量与拍面尺寸直接相关:拍面越大,击球力量越大,拍面越小,力量越小,其他方面两者相当。大拍面的击球区与甜区较大,偏离中心点击球时,宽容度较大。现在,球拍的拍面范围为85-135平方英寸,常用的是95-110。这些拍面尺寸在力量与控制方面适合许多运动员。一般而言,小拍面适合技术娴熟的球员,打甜点更好控制;大拍面适合初学者和中级球员,力量大,甜区也较大。
2.长度
球拍的长度为27-29英寸,是锦标赛认可的范围,标准的拍长为27英寸。与标准球拍相比,稍长的球拍在底线抽球时的挥拍范围更广,增加发球力量,总体上要稍微用些力,在其他方面两者相当。从标准球拍换成超出0.5-1英寸长的球拍,对大多数球员来说不会有多大问题。大部分(并非所有)较长的球拍要比标准长度的球拍轻一些,这样才能使用灵活。球拍长度增加,重量随之增加。如果对27英寸的球拍只加长不减重,会使球拍成为一个非常笨重的"木棒"。
3.重量与平衡
这两项特性对拿拍与挥拍时的球拍手感有很大影响。这里有一些基本概念--重球拍要比轻球拍更有力,更稳定,不易翻拍(在其他方面两者相当)。轻球拍容易挥动,因此挥拍速度更快。
下面是关于不同重量与平衡的优缺点指导:
1)重型头轻的球拍:多数职业球员更喜欢这种球拍,被认为是"传统的重量平衡"球拍,通常重11-13盎司,平衡点1/2 到 1-1/2英寸头轻,以保持使用灵活性。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球拍也看作是"球员型"球拍,因为它们以控制为导向,是为自己发力的球员设计的。
2)轻型头重的球拍:几年前,威尔逊发现有可能制造出操作更灵活且不减轻头部重量的球拍。方法是减轻把柄重量,这样球拍总体变轻,但保留击球的上半圈的质量,这便是hammer的设计理念。其他球拍制造商先后推出了轻型头重(与对等平衡)的球拍。这类球拍的优点是增加了使用灵活性,但不会消耗力量,尤其是在底线抽球时更是如此;缺点还不太明朗。当然,有得必有失。减轻球拍重量会改变手感,或好或坏。请记住,球拍太轻可以增加重量,而减少球拍重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4.球拍硬度
击球时球拍弯曲的量会影响它可能的力量。球拍越硬,弯曲越少,这样消耗球的能量就越少。有弹性的球拍弯曲量大,会损失更多的能量。在球员中盛行这样一种说法,有弹性的球拍向后弯曲量越大,由于弹弓效应传给球的力量也越大。球在网上的滞留时间约3-5毫秒,远远小于球拍复原的时间,因此,球拍不会将能量"传给"球,它吸收能量的多少取决于硬度。硬球拍击球时弯曲不大,因此吸收的力量不如弹性球拍的多。
可是球拍硬度不是唯一影响力量的因素,控制和舒适度也很重要。一般而言,力量越大的球拍越不好控制,不过,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员类型和能力。进阶球员可能更喜欢有弹性的球拍,因为挥拍速度快,范围大,力量强。可是初学者和中级球员可能会觉得较硬的球拍在击球时弯曲不大,更容易控制,这也同样适用打短强球的进阶球员。从某方面讲,硬球拍通常不如弹性球拍舒适,因为特硬球拍传递给腕、肘、肩膀的冲击震荡要比硬度适中球拍传递的大。舒适度很难测量,因为每个球员对舒适程度有不同的感觉。不过,胳膊或肩膀不适的球员一般更适合弹性或硬度适中的球拍,避免使用硬的或特硬球拍。通常情况下,较硬的球拍不易打旋球,因为球离开网面的速度太快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