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贵阳的生态文明实践
清华大学夏令营介绍称:3月14日下午在大礼堂,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做客新人文讲座,带来题为《爽爽贵阳的生态文明实践》的演讲。开讲前, 副校长张凤昌在工字厅会见李军一行。
李军在讲座中围绕“十面‘霾’伏与生态文明;贵阳为什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贵阳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三方面内容,与到场的800余名清华师生分享了贵阳市近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对于生态文明的界定,李军在总结阶段论、环保论、状态论等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他指出,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李军以雾霾问题为引子,提出解决雾霾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关停限产重点污染企业、关停建筑工地、限制机动车出行等临时措施。李军认为,采取这些应急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也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雾霾现象只是表明空气质量恶化,实质是我们的生态系统“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病因”也非常复杂,既有生产模式的原因,也有消费习惯的原因;既有市场管理的原因,也有行为方式的原因;既有个人素质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所以仅靠短期的,临时的应急措施很难治理好雾霾。由此,李军指出,治理雾霾就是要贯彻中央的要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真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类似于中医的系统疗法,既治标又治本,铲除“病根”。
上一篇:陈吉宁:清华大学正研究pm2.5控制方案
下一篇:科学建言商国事 凝神聚力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