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言商国事 凝神聚力惠民生
清华大学夏令营介绍清华大学代表委员参加两会,心系发展。
程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院教授):
大力促进生物医药研究成果快速转化
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事关民生大计。作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且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国家鼓励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在其研究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却需经过繁杂冗长的审批手续才能进入医院等流通领域,同时生物医药行业还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长周期等多方面特点。因此,我建议政府打破掣肘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科技转化的机制体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生物医药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另外,我建议将耳聋和地中海贫血等常见单基因病和唐氏综合症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纳入公共医疗,并在全国范围内集中设置10~30个遗传病筛查中心,加大对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力度,有力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采写/张瀛辰)
钱颖一(全国政协委员,经管学院院长 ):
城镇化发展应实现融资市场化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当地的经济增长特别是投资。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是否符合经济规律,是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率。
为了让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得以更健康地发展,我认为,地方政府应在融资中遵循并依照市场规律。融资的渠道可以是银行贷款、财政拨款,也可以是诸如地方债券等其他融资渠道。这个渠道要想做好,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比如要有信用评估、要能反映利率的高低和风险的高低。
同时,还需有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即借款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必须要有“硬预算约束”,要有重组、破产的可能性。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就有若干县一级的地方政府申请了破产程序。
地方政府应遵从市场规则,即地方政府与企业一样,都要受到金融市场的约束。如果出现投资决策上的失误,市场要对其进行惩罚,比如说对再次借款要有限制、必须有一段时间进行重组等。(采编/宗禾)
邢新会(全国政协委员,化工系教授):
促进大型全钒液流储能产业发展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规模蓄电储能系统,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它不仅可以用作太阳能、风能发电过程配套的蓄电储能装置,还可以用于电网调峰,提高电网稳定性,保障电网安全,是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值得高度重视。
因此,为了加快大型全钒液流储能技术研发及其在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中的应用发展,我建议:第一,提升大型全钒液流储能产业的战略地位,并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以大规模储能全钒液流产业为主导,统筹规划钒资源的“开采-提炼-应用”;第二,大力支持大型全钒液流储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集成研究,建议国家设立重大科研专项大力支持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系统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合作,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形成全钒液流储电产业的技术基础和高水平研发队伍;第三,积极推广大型全钒液流储电系统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
上一篇:畅谈贵阳的生态文明实践
下一篇:清华大学与百色市签署校市深化全面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