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4个“给”策略
杭州万达夏令营介绍,家长想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过一种自主、自立的生活,并不是简单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家长去为他提供成长和学习的条件。
杭州万达夏令营介绍,要想让孩子从小学会过一种自主、自立的生活,并不是简单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是需要成人更加科学、艺术地发挥三种作用,即唤醒、反馈和价值引导。我们总结了许多家长、教师的经验,将家长的作用归纳为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10个"给"字策略。1、给他一个空间,让宝宝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都是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该理智地逐渐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让他走出屋外,奔跑在庭院,甚至走得更远,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有各式各样的方法。比如给孩子一面墙,他可以悬挂自己的物品,也可以把它当画板……
2、给他一个时间,让宝宝自己去安排
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虽然和每一个人一样,孩子的一天也是24小时,但是他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有多少呢?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生活能力就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了。
给孩子时间,能引导孩子不断地思考自己,规划自己,从而发展了他安排生活--一种人的重要的生存能力。
3、给他一个条件,让宝宝自己去体验
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培养孩子,肯定要失败的,但是认为"树大自然直",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去体验,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4、给他一个问题,让宝宝自己找答案
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上一篇:杭州万达夏令营培养孩子的语感
下一篇:家长怎样消除孩子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