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成功-快乐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杭州万达夏令营介绍,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其内在的动力,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信任、鼓励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抓住关键,把握赏识教育的艺术性
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把握教育的艺术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哪怕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也切忌厉声呵斥,而应以宽容的态度,用富有启发性又有较强针对性的语言指出来,既帮助学生找到不足,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这样,学生就会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信任与引领,从而使其充满自信地前进。
把握时机,让评价成为学生自主激励的过程
积极的评价具有激发学生表现欲,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作用。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产生争取成功的勇气。
为了让学生把字写好,我采取了一个小举措:先倡导练硬笔书法,再引导同学互评作业,还要写上评语,然后在班级中展示大家公认的、进步明显的好字。在评改中,同学们都认真地写上评语,如:“你真棒!我要向你学习”,“你书写很认真”,“你要加油啊!”等等。此后,学生书写认真,书写进步显著,字越写越好。期待的目光,赏识的话语,真诚帮助的过程,能使学生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成绩较差的“问题学生”群体,他们很容易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学生及其家长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曾经组织班级诗歌朗诵会,年级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在群体赏识中为学生创造较多的成功条件。
既不滥用赏识,又不吝啬赏识,更不能错误地把学生的缺点当优点赏识。夸奖要适度,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容易造成学生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
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既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又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分清荣辱。赏识和批评的重点不能倒置,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上一篇:给孩子的最佳礼物——自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