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给孩子定规矩?
“爱和自由”是目前很多亲子教育书籍和言论中,推崇备至的教育理念,也受到很多年轻父母的追捧。但很多家长对这些教育理论和理念的理解有很多偏差,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规矩和约束。
杭州万达夏令营知道,如今,80后陆续做了父母,作为新生代家长,他们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大多比较现代,更容易接受西方的养育理念。在继承一些老规矩方面,自己就比较欠缺。大部分80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就关怀备至、宠爱有加,舍不得用老规矩来要求和约束孩子。大部分年轻父母对于一些老规矩比较陌生。在教育孩子方面,由于他们对“要给孩子爱和自由,要尊重孩子”的误解,才导致了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只要是孩子的要求,家长就会尽量满足,而不考虑这个要求是否合理;孩子犯了错误,即使是涉及做人的根本,家长也是温言软语不予批评或惩罚;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家长总是先挑学校和老师的毛病,而不是考虑自己孩子的问题。最后甚至演变为,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任何委屈,希望孩子能够在最好的环境里面得到成长:有无限的爱、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对孩子万分尊重等。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家长对孩子有所要求和约束,多数孩子是可以做到的。但前提是家长首先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要求孩子盲目服从。很多规矩,如果不涉及重大原则性问题,家长不妨和孩子共同商定。孩子一旦选择了参与,大都会自觉遵守,有时候甚至做得比家长规定的还严格。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确实需要学会对孩子放手,让孩子自我成长。但是,放手并不是撒手,更不是放任自流。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必将演变为宠溺,娇生惯养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受到什么约束。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是彻底放弃规则。有约束的自由,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当然,给孩子订立规矩,并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订立什么样的规矩、制定多少规矩,要根据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孩子自身的特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等综合考虑。总的原则是,规矩越少越好,但不能没有规矩,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的不断增长,逐步减少规矩,但一定不能坏了规矩。
上一篇:家长陪读时不要打断孩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