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莫“疑心”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3-3-31
孩子明明没有心理问题,可是家长看到孩子情绪不好、不愿与自己交流、做事没有目标,就认为孩子心理有病,求助心理门诊。
孩子明明没有心理问题,可是家长看到孩子情绪不好、不愿与自己交流、做事没有目标,就认为孩子心理有病,求助心理门诊。这类家长的“疑心病”日趋普遍,已经占到青少年心理门诊的五分之一左右。
天津亚健康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复平最近接待了一家3口———一个大学三年级女生的妈妈、姨妈和姥爷。他们抢着诉说:这个女生很聪明,顺利考入名牌大学,可是现在对什么都没兴趣,在学校没有朋友,回家后与家长的话越来越少。而且她从不干活,也不关心家人,不好好上课,甚至还出现了考试不及格。一家人非常着急,所以先偷偷到医院咨询,孩子是不是患了某种心理疾病,不然为什么表现这么冷漠、颓废。经详细询问,陈复平副主任医师得出结论,孩子没有问题,只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对,从小过分干预孩子的成长和日常生活学习,慢慢形成孩子没有任何责任感,也没有什么同情心。
陈复平说,这种现象很普遍,孩子明明没有心理问题,家长在管理无力或说教无效的情况下,就认为孩子“有病”。陈分析原因说,现在媒体关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报道较多,导致家长对此敏感。
更根本的问题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内分泌不稳定,情绪也不稳定,其生理特点决定了这段时间孩子性格表现多变。
另外,就是从小的教养问题。现在的孩子从小被管束、溺爱得太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出现意外,过多限制孩子行为,在婴幼儿期就不让孩子碰这个、拿那个,长此以往,不仅扼制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喜欢劳动的天性,还容易培养出一个凡事伸手的孩子。家长过多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也使孩子没有需要的渴望,认为所有物质的得来都是理所应当的,继而发展为没有上进心。
据了解,现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人数接近心理门诊总量的40%,主要是健康中的心理问题和亚健康中的心理问题,极少一部分是高度焦虑、抑郁、强迫等类型的心理疾病。
阅读上一篇:好妈妈更易帮孩子树立自信
阅读下一篇:赏识教育伴随孩子成长
- 武汉新东方舞动奇迹夏令营 街舞高手?嘻哈达人?学习跳舞两不误?这个暑假,英语炫舞营将带你体验时尚的街舞培训,轻松活泼的英语课堂,头脑风暴式的涂鸦diy,……
- 武汉泡泡欢乐口语夏令营 泡泡少儿口语夏令营整合生活用语,结合情景话题,全面突击英语听说,实现无阻碍口语交流!帮助孩子适应全英文课堂指令,掌握基本交……
- 武汉泡泡小升初衔接营 主要针对小学五六年级想系统学习小学英语知识的学员,初一在读想补充学习英语知识的学员,该课程系统学习小学阶段词汇、句型,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