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选举6日拉开帷幕,大选初步结果预计于7日凌晨公布(很快就有答案咯,因为夏令时的原因,现在北京和伦敦的时差是7小时)。
big ben 特意为此换装哦,看来英国人真的很看重这次选举。
目前选情呈“三分天下”的胶着态势,可能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在议会获得多数席位。届时将可能组成联合政府。不过这只是大家的预测,最终的结果还是得看新闻。大家可以登录www.bbc.com关注最新消息哟!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英国下议院的选举制度和三个入主唐宁街的候选人吧:
英国议会实行两院制,由下议院(又称平民院)和上议院 (又称贵族院)组成。下议院的659名议员是从全国659个选区选举产生的。每一位议员都代表一个选区,平均来说,每一个选区大约拥有5万居民。根据规定,最多5年必须举行一次议会大选。
人们通常把英国的选举制度称为“简单多数”的选举制度,其基本内容是:
赢得某选区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尽管有可能达不到该选区过半数的选票),将成为代表该选区的议员,进入议会下议院。而排在第二位的候选人,哪怕只少一张票,也不能当选。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的党将成为执政党,而执政党领袖则自动成为政府内阁首相。
议员选举的基本方式是:选举时,须在选票上列出若干代表该选区选民的议员候选人的名单,每个选民只能在选票上标出他所支持的一名候选人。
看看现在的三大候选人吧:
labor工党
布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他从政经验丰富。
1968年,加入工党;
1972年,担任苏格兰工党执行委员会委员;
1983年当选为国会议员,任工党苏格兰主席;
1985年后任工党影子内阁财政首席秘书、贸易和工业事务发言人、财政大臣等职;
工党执政13年来,布朗当了10年财政大臣,近3年首相,创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失业率和通胀率都处于40年来最低水平的纪录。但也遭遇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目前来看,经济复苏步缓慢,“骗补门”丑闻搞得民怨沸腾,以及伊拉克战争后遗症和久拖未决的阿富汗问题都是影响布朗领导工党连任的难题。
conservative 保守党
卡梅伦:都是资历惹的祸
卡梅伦1966年10月9日出生豪门。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长。
2001年首次当选议会下院议员;
2003年就进入保守党影子内阁;
2005年卡梅伦高票当选为保守党的领袖;
卡梅伦在竞选活动中始终表现得年轻有活力,打出”为变革而投票”的口号,抓住选民”求变”的心理,希望可以由他领导保守党取代工党政府,打造新英国。但其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选民对他不放心的地方可能正是从政经验略显不足。有调查显示,”求变”还是”求稳”的两难抉择也困扰着许多英国选民。
liberal democrat
克莱格:蹿红”黑马”
克莱格出生于英国南部的白金汉郡。克莱格有过5年为欧盟委员会工作的经验,从此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
1999年,克莱格作为自民党欧洲议会议员的候选人成功当选,不久,他的政治才能被当时的自民党领袖发掘,从欧洲议会回到英国议会;
2007年12月他当选为自民党领导人;
4月15日举行的英国历史上第一场党派领导人电视辩论的最大受益者非克莱格莫属。克莱格一跃从大选”陪衬”变成了受人瞩目的”万人迷”,成为媒体镁光灯竞相追逐的对象,一时间”克莱格效应”横扫英国政坛,将”两强相争”扭转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谁将最终入主唐宁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