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 应该给什么
编者按:6月25日,本报“关注大学生创业”系列报道推出后,在读者和网友中引起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影响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学教育中创业教育薄弱、内容与实际脱节、观念上存在误区等,都阻碍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培养。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通过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改革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措施,提升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版围绕大学创业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刊发深度报道和专家观点,并约请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撰写评论,以期对大学创业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007年毕业于沈阳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张志,毕业后开始以豆浆为主盈项目的创业之路。人民图片
“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把最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就是成功的开始”,“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想过成功,也想过失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前不久,牛根生、李开复、俞敏洪等著名企业家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感悟和精辟“语录”,为浙江省5000多名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创业教育课。学生们感慨地说,创业教育不能纸上谈兵,上这样的创业课才过瘾呢!
大学生创业逐渐升温
创业教育方兴
未艾,呈燎原之势
近年来,和“考研”、“考托”、“就业”一样,“创业”成了大学校园的流行语。伴随着大学生创业的升温,大学里的创业教育也方兴未艾,呈燎原之势。
早在上世纪末,上海交通大学就开设了创业课程,并且逐渐形成了“教师、讲师、导师”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机制,通过高强度的创业计划大赛、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活动,把企业请进来;让风险投资家、创业校友等各方人士与学生接触,把学生推到创业前台。
两年前,在江苏大学西山学生社区里,由“学生老板”们开设的6家公司正式揭牌亮相。学校除免费提供办公用房、办公设施以及每家5000元的启动资金外,还给他们配备了“创业导师”。为大力推进创业教育,江苏大学提出:要让100%毕业生接受创业教育,10%在校生获得创业精英培训,5%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实现自主创业。
从去年开始,清华大学通过新成立的“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在全校展开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从创业启蒙、专业知识训练、创业赛事、创业实践等多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体系完整的创业教育。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学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价值,并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由中国人民大学傅毅明、陈德良等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北京零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被认定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成就零距团队梦想的“创业之星”大赛是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理想的一个举措。从“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的知识结构平台,到以创业教育为抓手的创新教育体系,在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性人格的培养贯穿每一名学生的大学生涯。
《创业教育中国报告(2010)》显示,各层次的创业教育均能够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提升受教育者的创业技能,而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96.83%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95.65%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提升自身的创业技能。
上一篇:工程院院士韦钰: 创新人才少
下一篇:朱自清《背影》父爱伟大感动中国 为何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