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赋予了我们什么
昨天收到组委会的通知,我当选为本次比赛公益类的候选人。
公益?为什么是公益?我很奇怪,这个项目我做的并不是非常非常大,我只是做了7个小项目而已,为什么这个很弱小的项目被看上?
答曰,因为很特别,因为这是我自己主动开始做的,是唯一一个个人公益项目。
哦,这是我自己主动的,其他的专栏作者、撰稿人、老师等等都是社会赋予的,这是很不一样的。
这个比赛并不看重参赛人在是神马大牛公司的,不在乎社会曾经赋予了选手神马名号和头衔,他们在乎的是,参赛人自己主动做过什么,这些主动做出来的项目才是一个人内心所拥有的东西,而且是最特别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头衔,都是社会赋予的,比如我是什么公司的,比如我是多少牛叉媒体的撰稿人,比如我是哪里的老师。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不是这个公司的员工了,我不写文章了,我不讲课了……那么这些头衔全部都会变没有,那个时候我还剩下神马?我曾经看过李欣频的一段话(原话找不到了),大意是讲,我们每天追逐的那些头衔、声望、升职机会、公司背景等等其实都是可以兵败随山倒的,倘若有一天公司塌了,你的头衔还有神马用?如果你以为自己能升升职了,可是不定神马时候会杀出一个跟老板关系好人等等。很多人都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其实是自己内心不够淡然和平和。
当年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纠结于自己的前途问题,看到这句话,心里顿时豁然开朗。我们应当抓住的是那些能够永恒不变的东西,那些能够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是社会的赋予,并不是我们主动能掌控的东西。倘若有一天山无棱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我们还能的应当是我们自己,只有这个才是唯一不变的东西。
写到这里,我就突然想起我最初没有大公司实习经历时,简历里充满了各种我自己闹玩儿的项目,比如一段当记者的经历,那是一个我半夜一拍脑袋想出来的项目,就是要采访100个外国人,想要了解他们在中国的感受以及遭遇到的文化碰撞等等。其实这是我闹玩儿的事儿,但是在几次大的面试中都被重重的问到。现在想来因为这个项目太特别了,太主动了,当所有面试者的简历上写满了诸如“社长”“学生会主席”“优秀实习生”的名字的时候,我的简历里都是我自行研发,自负盈亏的项目。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面一个就拿一个offer,从来没失手过。今天想来,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
其实我平时当老师的时候也会发生这样的困惑,只是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上大学前,所有的家属,上到爷爷奶奶,下到弟弟妹妹,都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小时候乖巧玲珑的光荣传统,在大学的这块养人的根据地里,以学习第一名为中心,高举学生会会长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大旗,紧密团结在好学生、好干部身份的周围,向进入国企或当公务员的伟大目标迈进。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后,我们应该迅速的找个条件相当的男友或者女友,男生买房女生家买车,结婚生子,共同背负着房子、车子、孩子的历史重任,从此步入中年人的一成不变的稳定生活当中去。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默默无闻、大步流星的跟随着人民群众的统一步伐,每个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凡是要低调,不要搞特殊,枪打出头鸟,早晚要死掉!
于是好多人不服啊,抗争啊,叛逆啊,每天叫嚣着哭喊着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然后——
每当第一节课,我让学生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老师,我叫a,是xx学校的,我在xxxx实习过,我在xxx社团是社长,是学生会主席,我的gpa是3.8。”
“老师,我是xx学校的,在xxx实习过,还在xxx实习过,现在去了xxx”
“老师,我正在xxx实习,我还投了a、b、c、d公司,我的理想是找一个月薪超过7k的工作。”
一个班60个学生,我一个都记不住。
我是很偏爱有特点的学生的,我想任何一个老师都不会例外。
前几天我没事干自己用double a打印纸箱子做了一个书架,放在了围脖上,网友的力量转来转去,竟然转到了double a的marketing部门。显然他们很惊艳这样的一个应用,并承诺给予我更多的资源,满足我所有的创作热情,顺便我跟他们讨论了一些创意方面的事情。而这些,倘若我没有这个创意在先来打动他们,单说我是xx公司的xx牛逼人士,他们绝不鸟我......
他们从未问过我是谁?哪里工作?他们只珍视我内心生出的简单的创意,并给我我想要的一切,这就是这个社会的游戏模式。
上一篇:孩子青春期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有关教育孩子的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