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需要尊重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长们往往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总盼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第一。然而,第一只有一个,当孩子的成绩与家长的预期有差距时,家长们又感到很失望,并且认为这是自己教育孩子的失败。教育专家认为,这样的家长其实是陷入了误区。
1、适合孩子的也就是最好的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通过教育,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在生活和职业上最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命的乐趣。
多伊西早就对生物化学感兴趣,但他高中毕业后,父亲觉得学工程更有前途,便逼他选择这个专业。多伊西只好屈从于父亲的意志,考上了州立伊利诺斯大学工程学院。由于攻读方向和自己的志趣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期末考试的结果,多伊西各科成绩几乎都是勉强及格。在痛苦之中,多伊西向导师们坦诚交待专业与自己志趣不符的情况,并希望转系去试读他喜欢的生物化学专业。经批准,他得以顺利转系。结果,在新的专业中他如鱼得水,年纪轻轻就成为知名学者。后来,多伊西成功地分离出了维生素k,并确立了它的化学结构,完成了人工合成,使千百万人深受其益。为此,他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人们常常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看见别人从事某方面工作好,于是,便盲目地跟风。实际上,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未必适用。这有如穿鞋。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鞋子,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漂亮而羡慕,要做到再昂贵也舍得丢弃。
有个初中毕业生小明,因为学业成绩不高没能进重点高中学习,父母为此愁得整天唉声叹气。他自己也觉得挺对不住父母,沮丧而不安,感到前途渺茫。
有一天,在美国留学回来探亲的叔叔,知道小明的情况后,问他喜欢干什么,对哪方面有特别的兴趣和基础?小明说,文化功课一般,但一些课余的东西学得很好,比如水果雕刻技艺之类。叔叔说:你愿不愿上职业学校学厨师专业?
当时小明一听就直摇头。打从上学起,他就没有把学习与什么厨师联系起来。做厨师,自己没地位不说,弄得父母面子上也不好看。叔叔先是把中国的教育批判了一通,说中国的教育患了太严重的贵族病,使得学生满脑子的不是"星"就是"家"什么的,说凭本事吃饭,体面地生活,有什么丢面子,这个时代,本事才是面子。在不该讲面子的地方讲面子,将来一定会没面子……
抱着横竖就是一条路的想法,小明学起了厨师专业。没想到,学起来挺顺手,挺带劲的,比学功课顺溜多了。几年一晃而过,小明进了一家三星级酒店。当他第一次将薪水交给父母时,父母惊讶得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他们干了一辈子,月薪还没有小明的尾数多。父母第一次为儿子的前途舒了一口气。闲时,小明还在家露几手,乐得父母眉开眼笑,邻居都说小明有出息,有孝心,羡慕他父母好福气,比孩子在外留学的虚名强多了。
是的,鞋子合脚走在路上才轻松舒适,做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就能得心应手。有了好心情,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吗?请我们的家长在孩子的人生十字路口面临选择时牢牢记住这个朴素的真理:鞋子不合脚再昂贵也要丢弃。
2、引导鼓励孩子创新求异
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应予以热情的鼓励和科学的指导。事实证明,要让孩子成才,必须从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并积极鼓励其发展,认识到孩子那些独树一帜的主张、新奇大胆的创意和标新立异的思想是多么可贵。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往往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这实在是一件很令人痛心的事。
星期天的公园里,有个孩子照家长的范画画好了一个少年之后,旁边又加了一团黑色。画完后,家长问:"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回答:"少年的影子。""谁叫你画的,你没看见我就画了一个少年吗?"孩子看看范画,再看看家长严肃的脸,呆呆地点了点头并顺从地用涂改液把"少年的影子"涂抹掉了。
而另一个幼儿,用黑色的画笔把一整张白纸涂得漆黑一片,谁也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家长面对那"不知所云"的作品,没有训斥、没有责骂,而是非常诚恳、耐心地问道:"孩子,你画的这是什么啊?"幼儿非常认真一本正经地说道:"在一片大树林中,有许多小动物,它们聚在一起,非常高兴,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它们唱累了,跳累了,太阳下山了,天黑了,它们就睡觉了……"家长由衷地赞叹并鼓掌:"好!我的孩子,你真不简单!"
我的天,有谁能想到,幼儿那"漆黑一片的作品"中,竟然有那么精彩的内涵!让人庆幸的是,这位家长没有简单斥责否定孩子的作品,而是引导、鼓励、真心实意地赞美与喝彩,从而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要知道,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核心,对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幼儿常常喜欢把自己所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事物,通过画画儿表达出来。但是,由于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还不成熟,有时候他们"图画"的内容和主题,我们成年人往往用"肉眼"看不见,需要用欣赏的"心"去发现他们作品中独特的内涵啊!
史蒂芬·葛菜恩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医学领域曾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成就。有个报社记者曾经采访过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使他能够超乎凡人?
结果,他的回答大大出于记者的意料。他说,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应与他两岁时每每遇到意想不到事发生时,母亲对他的教育有关。紧接着,他向记者谈起了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次,他趁着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想自己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他没有抓住,牛奶瓶子掉在了地上,摔得粉身碎骨,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看上去真像是一片牛奶的海洋!
母亲闻声连忙跑到厨房里来,面对眼前的一片狼藉,她相当沉着冷静,丝毫没有怒发冲冠的样子,更没有对他大叫大嚷,也没有狠狠地教训或惩罚他,而是故作惊讶他说:"哇!罗伯特!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损失已经造成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以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听母亲这么一说,他真是高兴极了,立即在牛奶中玩起来。几分钟后,母亲对他说道:"罗伯特,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当你制造了像今天这样又脏又乱的场面时,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于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你懂了吗?"他抬起头看着母亲,眨巴眨巴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啊,亲爱的,那么下面你想和我一起把它打扫干净吗?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他选择了海绵。很快,他们就一起将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www.xialingying.cc/mengxiangbeida/
上一篇:孩子有了不好的习惯要纠正
下一篇:梦想北大教育详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