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北大之合理使用时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学习与休息的时间比为4:1时效果最好。根据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30分钟左右,可以认为每学习40分钟休息10分钟最为合适。
梦想北大夏令营作为家长,在指导孩子按时作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体脑结合。人脑有大脑和小脑两个主要部分,一般情况下大脑负责记忆、思考等活动,小脑负责运动。在长时间进行学习时,大脑已经感到疲惫,这时若再进行智力方面的活动会加重大脑的负担。但要是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就会让大脑得到休息,同时体育活动会增加血液中氧的含量,让大脑获得更多的氧,也给了大脑补充氧分的时间。因而在孩子休息时,家长要让孩子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最好到室外进行活动,因为人长时间在室内,室内的空气不好,到室外活动可以吸入新鲜空气,同时也能更换室内的空气。
2.注意生命节律。生命是有节律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家长要注意找到孩子的生命节律,按照几个高潮期出现的时间,安排孩子的学习与休息。但要注意,如果孩子的节律周期与我们的日常活动不相符合的时候要及时调整,如有的孩子到了晚上11点后才进入学习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猫头鹰”型,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孩子会因晚上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影响白天的学习,得不偿失。对待这样的孩子在调整时要耐心、细心,逐渐将孩子晚上的休息时间往前提,同时改变孩子在17点~21点的活动内容。一般“猫头鹰”型的小孩早上有睡懒觉的习惯,逐渐地将孩子早晨起床的时间往前提,经过一段时间是会改变孩子的生命节律周期的。
3.巧避低潮期。前面已经说过,人的生物钟,在一天中有四个高潮期和四个低潮期。不要小看低潮期,如果在低潮时还强迫孩子学习,低潮期的不良状况得不到改善,就会出现低潮期的延长,而使高潮期到来时达不到真正的高潮,造成高不高、低不低的混乱现象,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相反,如果低潮时注意休息和调整,高潮期会马上到来,并且会相应地延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掌握知识的数量。
上一篇:梦想北大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
下一篇:缺乏行为规范教育使孩子养成坏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