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既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6-4
有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比较重视“平等”,和孩子之间就如同朋友、兄弟一般,有的甚至让孩子直呼其名,事事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这些家长们使用这种西式的管理模式,认为这样是真正尊重孩子
梦想北大夏令营发现,现代家庭教育中,传统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冲突,教育理念与实际教育的矛盾,期望与现实的差异,常常引起家长们的心态失衡,使家庭教育方法步入误区,因此,要做好家庭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家长的正确指导,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这样的家长是无法科学地去教育孩子的。那么,希望更多的通过学校、社会利用有效的手段,如“家长学校、家长学习日”等,为家长多一些渠道学习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亲密有间
人们常说“亲密无间”,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一旦被入侵,就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忧虑戒备。只有个人空间得到充分尊重,才能心态平和,做事也会比较冷静,在家庭教育中,作为家长就要掌握好和孩子之间的这个“间”,家长们总会告诫孩子不要随便翻看大人的东西,其实,孩子们也会有这样的需求,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比如:小书包里藏着跟别的小朋友借的小玩意,小记事本上记着的同学的qq号和密码等等,这些他们都不愿意被别人发现,包括自己平时最亲近的父母。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给到孩子足够的隐私空间和个人空间,只有这样,孩子从小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尊重有度
有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比较重视“平等”,和孩子之间就如同朋友、兄弟一般,有的甚至让孩子直呼其名,事事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这些家长们使用这种西式的管理模式,认为这样是真正尊重孩子。但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往往不被大众所接受,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在行为上有时会感觉跟周围的孩子格格不入,甚至被同龄的孩子讥笑。而且,在孩子心里,有时也会产生“唯我独尊”的心态。这样常常会造成的结果是:尊重过度就成了没有原则的妥协;尊重不足,冲突就会发生。那么,怎样才算尊重有度呢?作为家长,平时既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又要成为严教的长者。只有这样,孩子有心事的时候,会和你促膝谈;有错误须纠正时,父母又会有足够的家长威信。
上一篇: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随时都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