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运动技巧三个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4-29
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本业,是主业,教不好、教不会运动技能,体育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就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身体活动,失去了课的价值和地位。
运动技术学习既是一个身心活动的程,更是一个生理过程。通过运动技术学习和掌握,又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素质,改善学生的生理机能,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让上海奥林修斯夏令营来告诉大家什么是运动技术、运动技能、运动技巧。
1、运动技术又称“动作技术”,各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的总称。指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都由一系列技术动作所组成。不同的技术动作,有不同完成动作的方法,对身体的影响和要求也不同。技术的合理、有效是相对的,随着教法的革新,体育设施相器材的改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新技术的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技术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三部分。
2、运动技能是运动员在运动学习的主动目的性导向与规范基础上,以机体自身初始状态水平为基础,以训练负荷为信息输入载体,以能级(强度)与时间矢量值为参照系,导致神经网络各级水平发生相应的自组织变化,最终以人体自身机能与结构的协同适应效应。
3、技巧:就是基本方法的灵巧运用。
以四年级原地投掷垒球为例:
新课改以来,部分教材改动的幅度不一,其中投掷与游戏教材改动幅度最小,基本上延承了老教材的基本格局,但是从教学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它注重了学生情感变化和课堂游戏化,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解此类教材时,可以保持原有的技术传授,但要注意教法的更新。
动作: 两脚前后开立,侧对投掷方向右手持球后引伸,然后蹬地,转体,重心前移,经肩上屈肘自然挥臂投出。
重点:蹬地转体,挥臂过肩。
难点:蹬、转、挺、拨的用力顺序。
分析: 此教材是关键环节,是练习上下动作的桥梁与纽带,它的好与坏必然影响到以后的动作练习,此教材着眼与身体的蹬、转、送。是学生整体肌群协调结合的体现,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协调性练习,我们可以在热身过程中选取全面练习的辅助教材,例如短绳等。一般情况下,教师误认为投掷力量是来自上肢,这是错误的,其实投掷的力量的发力点是脚部,是通过小腿、大腿、髋、腰、胸、上肢、手腕和指尖逐层上传到器械,注重了身体的协调用力,所以说我们在传授时,注重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发力位置。
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本业,是主业,教不好、教不会运动技能,体育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就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身体活动,失去了课的价值和地位。因此,运动技能不但要教,还要教好。体育的目标其中之一也要实现运动技能的传授。
阅读上一篇:夏季锻炼应每天积累一些小强度运动
阅读下一篇:没有了
奥林修斯夏令营
上海奥林修斯夏令营推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减肥、高尔夫球、轮滑、健美操、足球夏令营等多个运动夏令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