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父母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3-7-23
八一军旅夏令营为家长介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产生抗拒心里的原因。
八一军旅夏令营提示,我们常常看到抗拒父母的孩子,他们留连网吧只是为了抗拒父母的操控;他们让自己变的更糟只是为了抗拒父母的抱怨和批评。八一军旅夏令营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不会与父母发生口角上的冲突,他们的抗拒形式多表现为行动上的抗拒。
孩子抗拒父母的方式不外乎“你讨厌我做什么事情,我就偏做!”“惹不起,躲得起!我不让你知道我在做什么事情!这样你还能批评我吗?!”
抗拒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对抗导致双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对抗使父母感觉身心疲惫、心急如火、郁郁寡欢;使孩子变得没有快乐,终日与愤怒、沮丧、自卑为伍,不知道学习的乐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义何在,不知道活着的乐趣何在!
没有一个孩子会愿意成年累月地受批评和指责而不愿被人爱和接受。暴躁的孩子都是从一些没有爱和理解的家庭出来的,在父母的严格统治下,小孩子变成了愤怒的人。如果孩子向父母发泄他的愤怒和仇恨,就会被打或被罚甚至被抛弃,于是,他们的愤恨只能发泄在小一点儿或弱一点儿的孩子身上,长大之后则发泄在他遇到的能量弱的人或相对安全的人(伴侣、孩子)身上。这就是学校里孩子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以及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同时也是社会上恶性伤害事件的历史原因。
如果把抗拒的力量收回来,就能有百分百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吸引力法则很快就会生效。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出在自己的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随之改变---境由心转。
因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我们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说,提醒别人、防范别人,就是提醒、防范自己。
一个从不浪费的人,吃自助餐时会只取自己吃得完的食物,他(她)会认为这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必对他(她)强调:浪费可耻;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也会觉得集中注意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不必提醒的事情;一个有道德的人,会觉得按照道德的要求做事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据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孔子问老子:“你怎么看待道德?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品质?”老子大笑起来,说:“只有在你不道德的时候,才会出现道德的问题。只有在你没有品质的时候,你才会想到品质。有品质的人完全忘了品质存在的事实。有道德的人不知道’道德’这个词的意思。所以,不要试图去培养,只要自然。”
父母们协助孩子健康成长时,一定要了解平衡定律:我们欣赏的或打压的任何东西,都会对我们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副作用。通俗地说:凡是被我们抗拒的,都会持续存在。
家长需做到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才能既培养出孩子的自信、自尊、自爱,又协助孩子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地向着卓越迈进。
阅读上一篇:如何学会自我控制
阅读下一篇:父母与孩子的冲突的5大表现
- 八一军旅10天军事挑战营 八一军旅“军事挑战营”是针对青少年精心打造的以体验军旅、国防励志、野外生存、军事拓展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通过深入进行军事强……
- 八一军旅21天军事精锐营 八一军旅“军事精锐营”是针对青少年精心打造的以体验军旅、国防励志、军事拓展、养成教育、感恩课堂、学农实践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
- 八一军旅28天军事蜕变营 八一军旅“军事蜕变营”是将“军”“教”“游”“学”四要素完美融合,在军营的特定环境中实施军事训练、励志感恩教育,并融入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