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让咨询顾问主动联系你吧!
亲子教育夏令营小编了解到,通常家长可能会反对要孩子们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但在国学教育中要让孩子一下全明白其中的道理再去记忆就比较苦难,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才能领悟其中的内涵,而铭记于心是领悟前很关键的一步。
【理念】在儿童时期给孩子播下“中国灵魂”的“文化种子”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忘记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国学经典教育终极目的,正是那些“剩下的东西”,而那些“剩下的东西”正是让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灵魂”。
国学文化核心是中华民族价值观,这就是“中国灵魂”。在儿童时期播下这样的“文化种子”,就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国学之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悲悯。我们只想在学生内心种下文化的种子,是传统的、纯粹的、正宗的中国文化种子,等这颗种子发芽时,便是我们期待的‘成人之美’。”王崧舟校长说。
【做法】不求甚解,先有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
所谓习得,就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浸润和熏陶。文化种子的习得,是长期涵泳的结果,是真正的童子功。学校所遵循的习得法则有:
亲子教育夏令营法则一:求略懂。学校主张学国学“不求甚解”,主张“未晓不妨权放过”。因为经典感悟是一辈子的事情,机缘一到学生自然就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亲子教育夏令营法则二:求量变。13岁以前是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记东西最多,最不容易忘记。所以应该好好利用这一段时光,多读多诵,大量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千万不要白白浪费孩子的黄金时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亲子教育夏令营法则三:求熟记。熟读精思、熟能生巧、耳熟能详、瓜熟蒂落。文化种子要扎根,关键是一个“熟”字。知而不熟、读而不烂,经典就如同浮萍断梗,是永远无法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扎根的。
为了让孩子们熟记古文,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规范:每天早中晚各诵读10分钟国学经典,语文课前三分钟背诵古文,每周一节国学课,每月进行一次诵读查考,每学期举办一次诵读大赛,每年进行一次国学文艺表演。多样的形式,细致的计划,让拱小的孩子们每天都渗透在国学的氛围中。
亲子教育夏令营法则四:求自悟。对于儿童熟记的经典文字,他们究竟懂不懂、懂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没有必要太过顶真。能解释的,不一定就是懂了;不能解释的,也不一定就是不懂。至于学生何时悟入,则要看机缘和造化,有的可能当下即悟,有的可能一辈子都悟不了。
学校致力于“大国学”的构建。所谓“大国学”,就是在点点滴滴、时时处处的生活环境中感受、领悟、积累、迁移国学经典。
阅读上一篇:几种强化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
阅读下一篇:杭州聚冠教育夏令营带领孩子回归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