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才能做好妈妈
弗洛伊德说:“母亲在同儿子的关系中总是给予无限的满足,这是最完全、最彻底地摆脱了人类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的一种关系。”这是母亲给孩子的爱,母爱是最无私的,是孩子成长中最有力的滋润剂。但是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怎么教育孩子”。
妈妈教育孩子,不能只注重孩子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孩子人格、品德的发展,因为“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事业。没有高尚的人格,便没有高尚的命运。”
茅盾宣称“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老舍在后来的回忆中讲道:“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成大长人,是母亲用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胡适也曾说过:“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这些杰出人物的母亲都很平凡,但她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辉。她们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信念,她们自尊自强、正直刚正的品格,她们宽厚仁慈、温婉和气的言行,深深的影响着孩子,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妈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她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头脑里打下烙印,并使他们去模仿。美国教育学家珍尼女士指出:“孩子降临时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要经过学习才可以获得。孩子最初是处于惊奇和陌生的状态之中,先观察周围人的一举一动,然后再去模仿他们的行为。”因此妈妈期望宝宝具有什么样的品德和习惯,具有哪些感情素质和性格特点,首先应要求自己有相应的高尚修养和行为举止。要做好妈妈,首先要做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