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孔子礼仪文化学校 >> 学校动态 >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5-8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纠错】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学校动态更多>>

了解中西方交际语言的差异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了解到,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详细]

孔子国学夏令营对现代礼仪的

    孔子国学夏令营介绍,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详细]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详细]

相关资讯更多>>

孝敬父母的礼仪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中国有句广为人知的古话讲“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详细]

简述“茶人”

    孔子国学夏令营介绍,中国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韵,即茶人应具有外观形象美和气质美。我国茶人在长期的茶事[详细]

中国古代常用谦词简介

    孔子礼仪国学夏令营介绍, 中国古代常用谦词:    1、“家”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详细]

夏令营|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孔子礼仪文化国学夏令营|山东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孔子礼仪少儿国学夏令营|国学夏令营|山东夏令营

现场报名地址: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16室(红民村站或人大双安商场东侧300米,地铁4号线人民大学站c出口)

客服热线:400-6900-650 400-6900-650 值班:15801555540 项目合作:13691570089

copyright @ 2014 xialingying.cc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心夏令营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