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痕,那只不过是自己受过的伤。
您现在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对我们的要求?“孩子必须服从大人”,“或者成年人可以裁判孩子的对错,但是小孩子不能对大人有所反驳”,“讨人喜欢、从不顶嘴、毫不自私、乖巧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
千百年来,我们都习惯了这样一个概念:父母=家长。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作为“父母”对孩子是影响、引导而不是控制,而“家长”是权威,又对孩子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控制关系。
有一位朋友就和我说了她的亲身经历,她从小接受了父亲理想式完美主义的教育,在工作中、家庭中固守着完美主义的教条。她的头脑中有很多“应该”“必须”“绝不能”等观念,如枷锁般使她无法自由地感受、接纳真实的自我。生命中的一些特质不断地被自己否定,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心中先犹豫一番,“我应该”“我不应该”“别人是不是允许”等所引发出来的内心冲突与挣扎,让她的情绪经常陷入不稳定状态。
小学生军事夏令营表示长大成人的她不接纳自己作为普通人的不完美,不接纳自己的真实欲望,不接纳作为凡人对名与利的争取,“假我”的她温和、贤淑、忍让,但内心却经常充满冲突。在她的耳边经常想起这样的话,“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感觉”“你应该这样做”等等,后来她做了母亲,她对她的孩子的教育,也在不自觉中沿袭了这样一种“模式”。但实际上,这是她在意识或潜意识里,要赢回自己在父母面前曾经失去的自我力量。那些做孩子时不敢或不会表达的愤怒、羞怯和心痛,在成年以后,以另一种破坏力量出现,殃及她的孩子,而且,有可能这些“毒性教条”还会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