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挫时。
小学生军事夏令营知道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建议,如果孩子遭受挫折时,这时家长要用“成长型理论家学习方式”教育孩子。比如孩子被骗走一块糖,要告诉他:这是一件好事,因为通过这件事你学会了识别谎言,以后就不会再被骗。这样,一个坏事变好事就逐渐成为孩子的惯性思维。那么今后面对挫折时,就不那么愁眉苦脸了。
2.困惑时。如果当孩子感到困惑,家长就可以抓住他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及时帮着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念叨“什么叫理解万岁”,妈妈可以自然地给孩子讲自己与同事发生误会的事,并告诉她,被人误会在所难免,如果自己没错,要及时与对方沟通;有错就找机会道歉。
3.待客时。待人接物是孩子的必修课,外出做客或家中来客人,孩子的言行都会不自觉地“规矩”起来,家长可适时点拨,效果很好。比如,客人带了礼物,爸爸可适当提醒“:是不是忘记说什么了?”如果孩子还没意识到,可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的礼物,我代孩子谢谢您!”这时,孩子会自然地学会说“谢谢”。
4.家长会时。不论表现好坏,家长会都是孩子最不安的时候。父母不妨借此机会,与老师充分沟通。尤其当指出孩子在校的问题时,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先将孩子在家的优良表现向老师汇报,并充分交换意见。沟通结束后,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孩子一般乐于接受,并会在日后积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