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是很多父母都可能遇到并为之头疼的事情。事实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小学生军事夏令营老师表示:父母需要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尊重,否则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过激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教育行为失当的背后,都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小学生军事夏令营老师老师提示:一个男主人被上司批评之后,心情不好回去与妻子吵了一架。妻子的愤怒无处发泄,就把旁边玩耍的孩子训斥了一番,受了斥责的孩子怒火燃烧,看到院子里的猫,就去狠狠踢了一脚,这就是负面情绪的循环。
踢猫效应本质上讲的是负面情绪在不同的人之间流动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由从等级高向等级低转移,由强者向弱者转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父母负面情绪的发泄口,特别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这种情绪的转移就更为隐蔽,因为孩子经常不听话,自己是恨铁不成钢,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自己不堪沉重的生活压力,借机发泄积压的负面情绪。
父亲以准备死亡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恐吓,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因为他这种方式所宣泄的情绪肯定会带着对生活的失望,甚至是绝望,但他愤怒的矛头指向的却是自己的女儿,如果这个女孩对父亲的指责信以为真,又如何让一个6岁的幼童能够负担如此大的内疚感?“自己是个坏孩子”的心理阴影甚至有可能伴随其一生。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例如在孩子做事不随父母心意时,自己总是控制不住地对孩子发脾气,当怒火退却后,也会后悔不已,他们或许明白孩子的错误不至于让自己发这么大的火,不应该把情绪转移,却难以控制,这就需要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中用平等的态度来交流和沟通。长期在这种理解和尊重的氛围下,父母无形中就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产生约束,没有了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即使有负面的情绪也不会轻易转嫁给孩子。
在平时,父母遇到挫折或产生负面情绪时,也需要注意及时排解,不要在内心积压,小学生军事夏令营老师提示:情绪也是一种能量,不排解出去,很容易宣泄到家庭成员身上,同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内观”,也就是体察自己的内心和情绪,一旦觉得自己情绪不对,可以暂时把自己和孩子分开,等情绪正常之后,再教育孩子,这样就能避免因为自己教育不当,而对孩子产生伤害。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阅读上一篇:影响孩子学习的六个习惯,家长在不看就来不急了!
阅读下一篇:赶快来数数这些教育上存在的雷区你都踩过没有?
常见问题
最受欢迎的线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