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的接球技术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率: 发布: 2014-3-26
由于脚底接球技术便于掌握,易于将球接到位置,故常被用来接各种地滚球和反弹球。
下面协和暑期夏令营为大家介绍一下足球中的接球技巧!
接球:
1、脚内侧接球:
特点和作用:足弓触球面积大,容易控球,便于改变球的方向和结合下一个动作。一般用于接地滚球,反弹球,空中球。
(1)接地滚球的动作要领:支撑脚正对来球,膝关节微屈,接球脚屈膝外转并前迎,脚尖稍翘起,在脚与球接触的瞬间开始后撤,在后撤过程中用脚内侧触球,把球控制在衔接下一个动作所需的位置上。
(2)接反弹球的动作要领:支撑脚踏在球的侧方,膝关节微屈,上体前倾并向停球方向微转,同时接球脚提起踝关节放松,用脚内侧对准球的反弹路线,当球落地反弹刚离地面时,用脚内侧推压球的中上部。
(3)接空中球的动作要领:根据来球的速度及运行轨迹,及时移动到位。如是抛物线较小的平空球则应根据临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接球点,将接球腿抬起,使脚内侧部位对准来球的方向并前迎,脚在接球的一瞬间后撤,将球接在所需的位置上。
2、脚背外侧接球:
特点和作用:动作难度大,与转身和假动作等结合运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1)接地滚球的动作要领:将接球点放在接球腿一侧,支撑腿膝关节微屈。接球腿提起屈膝,脚内翻使小腿和脚背外侧与地面成一锐角,并对着接球后球运行的方向,脚离地面的高度应略等于球的半径,然后大腿向接球后球运行的方向推送,同时身体随球移动。
(2)接反弹球的动作要领:根据来球的落点及时移动到位,支撑脚站在来球落点的侧后方,除触球部位外,其他环节均与脚背外侧接地滚球相同。
3、脚底接球:
特点和作用:由于脚底接球技术便于掌握,易于将球接到位置,故常被用来接各种地滚球和反弹球。
(1)接地滚球的动作要领:身体正对来球方向,移动前迎,支撑脚站在球的侧面(或前或后均可),脚尖正对来球方向,膝关节徽屈。同时接球腿提起,膝关节微屈,脚略背屈,使脚底与地面约小于45度角(且脚跟离开地面)一般以前脚掌接触球的上部为宜。在触球瞬间接球脚可轻微跖屈(前脚掌下点)将球停住,也可根据需要在接球同时将球推向前方或拉向身后。
(2)接反弹球的动作要领:根据来球落点,及时前移迎球,支撑脚站在落点侧后方,脚尖正对来球方向,球落地瞬间,用前脚掌去触球的中上部,微仰膝,用脚掌将球接在体前。若需接在身后则应在触球瞬间继续屈膝,将球回拉,并伴随支撑脚以前脚掌为轴旋转 90”以上。
4、大腿接球:
特点和作用:大腿接球一般可以用来接抛物线较大的高空球和略高于膝的低平球。
(1)大腿接抛物线较大的下落球的动作要领:面对来球方向,根据球的落点迅速移动到位,接球腿大腿抬起,当球与大腿接触的瞬间大腿下撤将球接到需要的位置上
(2)大腿接低平球的动作要领:面对来球方向,根据来球高度。接球腿大腿微屈送髋前迎来球,当球与大腿接触瞬间收撤大腿,使球落在所需要的位置上。
5、胸部接球
特点和作用:胸部接球部位较高,面积大、肌肉较丰满有弹性等特点,易于掌握,故是接高球的一种好方法。胸部接球包括挺胸式、收胸式两种方法。
(1)挺胸式接球的动作要领:面对来球站立(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置于支撑面内,上体后仰,下颌微收,两臂自然张开,维持身体平衡。接触球瞬间,两脚蹬地,膝关节伸直用胸部轻托球的下部使球微微弹起于胸前上方。
对于较高的平直球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将球接于胸前,但触球瞬间膝关节由直变屈,脚由提蝩状态变全脚掌落地,整个身体保持接球时的姿势,下撤将球接在胸前。
(2)收胸式接球的动作要领:多用于接齐胸高的平直球。面对来球,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臂自然张开,挺胸迎球,触球瞬间收胸、收腹、臀部后移将球接在体前。若需将球接在体侧时,则触球瞬间转体将球接在转体后相应的一侧。
一、接球易犯错误:
1.接地滚球
(1)球从脚下漏过。主要原因是未掌握好脚的触球部位距离地面的高度。
(2)引接球时将球卡死在接球地点(本想接成活动球),触球的部位过高(接近球的直径)。
(3)接球后,球未能达到理想的位置,缓冲、加力或触球时所形成的反射角不当。
(4)接球后身体不能及时跟上,影响控制球。
2.接反弹球
(1)球从脚下漏过,未能准确判断球的落点和从地面反弹的路线。
(2)接球时将球卡在触球点,影响下一个动作的衔接。
(3)未能将球接在理想的位置上。
3.接空中球
(1) 对球在空中运行的速度与轨迹判断不准确,或迟或早、或高或低而造成漏接。
(2)未能将球接到理想的位置。
4.接旋转球时
(1) 对运行中旋转球速度轨迹判断不准确,造成接球时间和接球点选择失误。
(2)接触球时未考虑旋转球的特点,完全按不旋转球的技术处理,或者对旋转球的转速估计不准确,造成接球力量和方向的错误,不能将球接到理想的位置上。
阅读上一篇:足球的运球技术
阅读下一篇:足球踢球是易范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