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首页 城市
首页 > 国内营 > 主题营 > 心智营 > 专家解答

成长教育请父母不要随时随地叫孩子的小名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3-17 | 点击量:
摘要: 如果我们平常时走在大街上,或者和孩子去了儿童娱乐场所,或者是在幼儿园门口,随处都会听到妈妈叫自己的孩子的声音,当然有的叫心肝宝贝儿,有的叫小祖宗等等。心灵成长夏令营专家表示虽然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宝

  如果我们平常时走在大街上,或者和孩子去了儿童娱乐场所,或者是在幼儿园门口,随处都会听到妈妈叫自己的孩子的声音,当然有的叫心肝宝贝儿,有的叫小祖宗等等。心灵成长夏令营专家表示虽然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宝,可是叫昵称更能显示出来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过,早有研究表明家长常叫“宝宝”之类的昵称,并且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关于“宝宝”之类的昵称产生于婴儿期,那是在对孩子的心灵抚慰和情感交流类似于无形的“奶嘴”,是伴随着“奶嘴”而产生的,也应该随着孩子的“断奶”而终止。在亲子教育阶段,它和奶嘴一样,仅仅适用于只能以哭声或“咿呀”表达感情和需求的婴儿。当孩子长大后,能够自己做游戏,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们应该改口,不要叫孩子的昵称,要叫他们的名字。
  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在孩子的转折期适时改口 如果嫌改口比较生硬,可以在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上学,或假期旅游中开始。因为这些时机都是孩子人生的转折点,孩子将面临在全新的环境与陌生的同伴建立友谊和合作关系,父母在这个时候改称孩子的大名,有助于孩子成长意识的觉醒,增添他步入社会的勇气和自信心。 在新学年开始时进行学校教育,比如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新学年意味着孩子升入新的年级。
  孩子会感觉自己不是小朋友了,学校也会在不同的年级增设一些家务技能课程和感恩父母的活动。如果父母仍旧“宝宝”地叫着,就会抵消学校教育带来的作用。因此,父母应该跟上孩子成长和学校教育的节奏,在称呼上明示或暗示孩子:他的身份不同了,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利用孩子们的理想志愿代替昵称 孩子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或者在作文、日记中,总会流露自己长大以后的梦想、理想。幽默的父母不妨就以孩子的理想代替昵称,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对于长大想当警察的孩子,家长可以戏称“王警察”,对于想当医生的孩子称为“李医生”,想当科学家的孩子可以称为“张教授”……每一种职业都有一种或多种职业精神,如警察的胆大心细、勇敢奉献;科学家的认真专一、思考创新;心理医生的细心耐心、慈悲为怀等等。这些都可能随着称呼强化孩子长大的意识,为孩子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样板。!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开心冬夏令营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开心夏令营小程序二维码
  •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开心夏令营顾问扫码咨询

热门主题

  • 小学生夏令营
  • 军事夏令营
  • 体育夏令营
  • 心智夏令营
  • 游学拓展夏令营
  • 英语夏令营
  • 青少年军事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上海121

  • 青少年军事
  • 巨人学校
  • 世纪明德
  • 北京酷学酷玩
  • 上海121
扫码微信小程序
领取更多优惠券,
报名方便更快捷!

常见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报名更优惠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方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294号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