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不了解的事情充满好奇,是一件好事,实际上这是很好的一种探索、一种学习。这时候家长如果只是斥责或打击,孩子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泯灭,正在萌发的自信心也会遭到扼杀。少儿心智教育建议家长应该珍惜鼓励孩子的这种求知心理,抓住时机,予以引导,一方面,要向孩子介绍新接触事物的简单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另一方面,要耐心讲道理,帮助孩子“淘气”,同时并要求孩子不影响家长工作或损坏东西。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使他获得新的知识,形成好行为。
少儿心智教育对于孩子想引起家长注意,家长应该放下正在干的事情,去关心他,倾听他的要求,然后对孩子进行合情合理的教育,让孩子知道家长是关心他的,使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而保持正确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对这一类类孩子,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其行动,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遇事力求在事先打“预防针”,让他知道家长对他是关心和注意的,避免引发其“淘气”行为。
对于精力过剩的孩子,少儿心智教育建议家长应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提高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力和品德,让其过剩的精力有用武之地。其中父母在早期教育中指导孩子的游戏活动很重要。
不要小看了孩子的玩,孩子的玩需要父母的指导和适度参与,如果只是给孩子买了一大堆的玩具,却不教给孩子怎么玩,或者大人根本就没有玩过孩子的玩具,那么你的孩子就很难从他的玩具中得到更多的“智力营养”。也许他只会把积木杂乱无章地堆叠在一起;把球盲目地扔来扔去;别人玩娃娃家游戏时他往往充当一个破坏的角色;也根本坐不下来耐心地拼图和画画;常常一会儿也闲不住,但也不知他在忙什么,上蹿下跳,大叫大嚷,消耗他过剩的精力。这样孩子也就很难从玩具和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反而会成为一个讨人嫌的“小闹将”。久而久之,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影响,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对有意识“淘气”的孩子,少儿心智教育建议家长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既不要打骂,也不要训斥,等到事情平息以后,再指出他的不良行为,并给予纠正。也可以用“自然后果”法惩罚一下,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让其牢记教训,下决心改正错误。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冬夏令营动态
阅读上一篇:被恐吓的孩子易患心理疾病
阅读下一篇:心智拓展训练营用五种语气和孩子交流
常见问题
最受欢迎的线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