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夏令营专家表示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因孩子天生就该是听话的,会对他们的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而这也会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却格外注意,甚至会逢人便讲,殊不知,你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我们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这在当局请来心理学家帮助管理这些人。我们又知道心理学家要求这些人每个月都给家人写一封信,加上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在这会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要如何听指挥和立战功等。在半年之后,我们要知道这些人竟都变了样,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就是那良好愿望的暗示作用。大人都如此,又何况孩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为,看到他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然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是信任中含有期待。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否则,由于孩子的判断能力差,你唠唠叨叨,他还以为你是在表扬他,会更加“我行我素”。再则,要让孩子学习自我竞赛、自我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比如在客人面前,父母不妨夸夸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之处,这样,强化了好行为,也就淡化了坏行为。
总之,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的坏行为、坏习惯,否则,“坏孩子”可能就诞生在家长的言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