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底,我和先生前往美国探望在范德堡大学读书的儿子,有机会走近一个真实的美国。人们长期生活在某一个地方,往往司空见惯,眼前五彩缤纷的世界熟视无睹,换了个地方就会感到无比兴奋,有许多新鲜,有许多惊奇,我就是这种人。
树林中的美国人
近二十个小时,飞机在北太平洋上空飞行,直到飞机在拉什维尔上空盘旋,我们才看清要到达的城市。脚下的树林中草坪上互不相连的灰白灰色小方格错落有致,火柴盒大小的东西穿梭其间,高楼基本看不到,有点像中国的村庄,只不过规模大一些,这就是发达繁华的美国么?我有些疑惑。
我们住的地方inverness ave,是纳什维尔成百上千条街道中的一条,道路两边全是树林和草地,单家独户的居民小木屋临街而建,分散在树林中,每户相隔几米几十米不等,各自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我们住的出租公寓也在一片林子中,不过时置冬天,大多树叶落了,粗大的树干树枝上,许多小松鼠爬上爬下,高大的广玉兰油光闪亮,是这冬天里的绿美人,草地有些黄,但茸茸的厚厚的,看不到裸露的泥土。我们贵州的山区有种野菜叫“苦蒜”,城里人把它当成无任何污染的美味佳肴,而在我们门前的这块草地上居然随处可见,可能美国人不知它可以吃的罢。
我们曾驱车去亚特兰大孟非斯旅行,高速公路穿过起伏的山岗平坦的原野向前延伸,路边是密密的丛林。我曾想,给众多的高速公路种行道树,那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仔细观察,原来是丛林给公路让出了一小点地盘。据说美国的森林覆盖面积是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一,仅次于加拿大和古巴,位居世界第三。美丽的环境,富饶的资源和人们的保护意识,让我们这些资源不足还天天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国人无地自容。原以为只有穷人野蛮人居住在森林里,看来不完全对啊。
拒绝与包容
美国人常常会对人说no,那是拒绝他们所不喜欢的,但更多时候对他人的包容却让你刮目相看。圣诞节我们在亚特兰大玩了三天,参观了美国最有名气的电视台cnn,正值节日放假,工作人员没有上班,不过大门没上锁,可以自由进出。我们走进去,空调开得很大,暖融融的。只见休息大厅的座位上坐满携包拄杖的人,有男有女,大多是黑人。或吃东西,或看电视,神情自若,据说是些无家可归的流浪人,他们到这里暖和来了,晚上就倒在暖暖的地毯上睡大觉,保安拿着他们手中的家伙走来走去,不过他们不会动这些人一根毫毛。
在前往亚特兰大和孟非斯的高速公路边,有好几处南北战争的古战场遗址,拉什维尔城内也有。我们曾经走近去看,那里有不少南方军的军人墓,头领的姓名还刻在墓碑上,任人参观凭吊。南方军是美国南北战争时维护黑奴制度反对社会变革的一方,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反动派、反革命。人们保留这些遗迹究竟是为什么呢,无疑是尊重这段历史,包容这段历史。
美国的科技发达众所周知,但宗教也很繁荣,教堂到处是。除了一般的教堂,还有黑人教堂,华人教堂,医院里专门设有为病人祈祷的教堂,大学里有为教师学生而设的教堂,应该说科学和宗教是排斥的,而这里到底是科学包容了宗教呢,还是宗教包容了科学呢?
与先人分享城市
美国大多数城市的格局是政府银行保险娱乐业设在市中心叫downtown,居民学校医院分散在四周,商业购物更是远在郊外。最让人奇怪的是墓地设在城市中,不像中国的墓地设在荒郊野岭,不到清明时节就没有人的足迹。常常在居民小区或饭店酒吧超市之旁有一片墓地,四周围绕着约一米高的常青植物篱笆,中间一片平坦的草地上,分散地插着几百束彩色塑料花,花束之间约间隔一米左右,远远看去,就如公园的一角。一边是劳作的人们,一边是歇息的先人,墓地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人们愿意与先人分享城市,或驱车而过,或漫步驻足,时时感动生命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