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eip调查显示中国排名仅29位,不敌马来西亚及日韩
日前, ef英孚教育发布了全球首个《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简称epi),该报告显示,挪威等北欧国家占领先地位,而中国大陆地区仅排名第29位,远落后于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据了解,这一排名的形成主要与亚洲投资环境、教育政策和历史等诸多因素有关。对此有专家指出,从教学体系中建立多语言环境、纠正语法及考试测评系统等方面入手有利于提高国人的英语熟练度。
●epi显示亚洲英语熟练度“意外”低迷
据剑桥大学英孚研究部学术总监christopher p. mccormick介绍,英语熟练度指标是业内首度推出的英语熟练度标准,是为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成人英语熟练程度提供的标准化工具。据了解,epi指标是基于2007-2009年在44个国家及地区超过200万18岁以上成年人参与的四类免费在线英语测评成绩分析后得出的。该epi指标排名显示,挪威名列榜首,哈萨克斯坦垫底,欧盟国家普遍表现出众,但西班牙和意大利却被盟友远远抛在后面。在私立英语培训方面花费大量精力的亚洲区国家总体表现低于预期,仅有马来西亚挤入前十位。而中国大陆地区仅排名第29位(47.62),远落后于韩国(第13位,54.19)、日本(14位,54.17)等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马来西亚是亚洲英语水平最高的国家,也是非欧洲地区唯一被划分为高英语熟练度国家。在马来西亚,居民主体包括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长期以来,马来西亚学生进入小学后就开始学习英语,进入初中后按照英国“O”级课程体系继续学习。英语不是这三大社区人群自身的语言,却被不同社区共享,扮演着促进沟通的媒介角色。
剑桥大学英孚研究部学术总监christopher p. mccormick指出,其实亚洲总体表现还不错,只有个别地区和国家的英语熟练度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比如印度,曾经属于英联邦国家,加之印度学生在全球的一些考试中表现也很出色,人们普遍认为印度人英语比中国好很多,但数据研究发现,印度英语熟练度仅次于中国。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香港地区(第12位,54.44)其成年人英语水平与同为亚洲最富裕群体的近邻日本、韩国相比也并无显著优势,韩国和日本分别是13和14位,究其原因在于,在韩国和日本的公共教学体系中非常注重英语学习,并有大量私人英语培训机构。
●投资环境、教育政策及历史背景与英语熟练度有关
据了解,目前epi指标排名与投资环境、教育政策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
该报告显示,以中国大陆为例,2008北京奥运会非常注重公众英语沟通技能的培训。奥运召开的前几个月,政府专门建立了地方办事处,帮助成人学习英语。自奥运起,中国似乎进入了“全民英语”时代。然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南北各地、沿海及内陆地区、城市及乡村地区英语熟练度差距也较大。城市地区对英语心态更为开放,更为容易接纳英语,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及职场的必备素质;与此相反,欠发达地区英语需求并不迫切,也不太重视发展英语技能。为应对高考英语测试,学生从初中开始准备,包括硬性记忆、语法条例教学和逐字翻译,却很少关注英语应用及日常对话。
谈及造成亚洲英语熟练度低迷的原因,剑桥大学英孚研究部学术总监christopher p. mccormick指出,从epi报告可以看出,亚洲地区有高也有低,中国相对处于中等状态。但中国排名靠后主要与投资、教育以及历史背景等诸多原因有关。
●提高英语熟练度应从六个方面着手
针对亚洲英语熟练度“低迷”的现象,剑桥大学英孚研究部学术总监christopher p. mccormick认为,第一,应改变目前的英语教育方式。学习英语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考试。
第二,应建立多语言环境。christopher p. mccormick指出,政府和家长应具有多语言学习的意识,比如有意识地营造家庭英语学习及交流的环境,让孩子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进行交流。同时政府也应该设定一种多语言环境,让学校之外的人也能融入英语学习的环境中去。
第三,应让所有孩子入校接受符合当今国际水平的英语教育,将英语设为公立学校12岁以上学生必修科目,进入中学、大学或职校后仍继续学习英语。
第四,应为成人提供长期的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奖学金,以此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人员的英语水平。同时对教师应更多传授沟通技能和策略,而不是一味地纠正语法,并从考试测评系统着手,发展更具影响力、标准化的语言能力评估方法,鼓励有效沟通,反对机械式学习和一味纠正语法错误。
此外,政府还应通过一些商业活动,提供这种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一些英语教育专家及人才回国教授英语;同时也应将国内人才送出去进行交流与学习才能够得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