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夏令营治污不能仅“等风来” 继2013年中国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后,今年2月底,中国181万平方公里陷入“灰霾周”。虽然天空在一轮冷空气“侵扰”中放晴,但不出几日又陷十面“霾”伏。
记者查阅环保部空气质量实时状态图显示,与3日中国多地集中显现标识重度及严重污染的紫褐色圆点相比,4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东北、京津冀北部、江浙一带多地出现久违的绿色光标(空气质量优)。
“燃煤、机动车、工业、建筑和道路扬尘的排放是重污染天气的根本原因”,中国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已超过环境容量。
北京夏令营大气本身具有自净能力,污染物通过扩散、转化、沉降、吸附等过程能够在大气中得到稀释或清除。但轮番袭来、冬夏不息的空气重污染说明,中国污染物排放量已大大超过大气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雾霾在中国的“发迹”或许还令许多人记忆犹新。2013年1月,一场重污染覆盖中国270万平方公里,持续11天之久,当时污染最重的城市石家庄pm2.5小时浓度“爆表”至每立方米1421微克。
此外,中国还将致力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65.7%,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传统用煤技术造成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官方明确,2014年中国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改气,并在京津冀推广清洁煤;限时火电、钢铁、水泥行业除尘改造,达到新排放标准;统筹车油路,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加快淘汰黄标车等。
目前,中国各地已开始具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的能力,采取限产、停车、降尘、停课等措施,应对重污染、保护民众身体健康。